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359-412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12-02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三次会议第169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委员第1活动组:
你组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红河州历史文化聚落遗产资源保护的建议》第169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红河州历史文化聚落遗产资源丰富
红河州是云南省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大州,纵观红河历史发展脉络,自古为多民族聚居地、中国内陆通往中南半岛的交通走廊、云南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历史文化聚落遗产已成为红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依托。加强历史文化聚落遗产保护既是红河文化品牌建设的需求,也是保护传承红河多民族历史文化的有效保障,在未来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全域旅游等发展战略中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也将成为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红河州虽已初步建立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和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制度体系,发布了首批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并出台实施了《红河州历史风貌街区和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但全州仅有国家、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街区)11个,中国传统村落124个,历史文化聚落列级保护总量不足,实证历史进程并能有效反映地域历史和民族特色的类型性、代表性列级保护对象尚有疏漏。加之,人们的保护传承意识相对淡薄,政府投入的专项保护经费不足,能参与保护的专业人员缺乏,特别是随着城镇化建设快速推进,有的聚落遗产保护利用不当,有的遭到不同程度破坏,致使红河州历史文化聚落正在急剧消失。因此,进一步深化对历史文化聚落遗产资源重要价值的认识,系统挖掘、保护和利用,构建红河州历史文化聚落遗产资源保护体系十分必要。
二、采取措施,加强历史文化聚落遗产资源保护工作
(一)开展普查,摸清家底,以查缺补漏的思路增补红河州尚缺的主要聚落遗产类型
1.红河州世居民族(哈尼族、彝族、苗族、壮族、傣族、瑶族、回族、拉祜族、布依族、汉族)历史聚落中,目前,列级保护的名城、名镇、名村和历史文化街区仅有哈尼族、彝族、汉族3个民族。为了进一步保护其他世居民族历史聚落,我们将采纳你组提出的建议,在州政府的领导下,制定计划,尽量挖掘增补其他世居民族的历史聚落类型列级,延续各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
2.州委、州政府重视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在制定实施的文化建设“1046”春天工程中,制定实施了个旧、开远工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程,要求个旧、开远通过大力挖掘评估申报云南近代工业发祥地的工业遗产实证,如近代矿业聚落、近代工业遗产项目,实现华丽转身发展。在州文物局指导下,2019年开远市完成了对256家企业现场进行调查,录入工业遗产普查登记表共1499份,其中,档案资料类1219份,设备设施类259份。2019年,州文物局通过组织工业文化遗产列级申报工作,把开远发电厂旧址、开远长虹桥申报成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开远发电厂旧址一期修缮立项计划书已获批,正在做修缮方案。2020年州文物局调研个旧市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督促指导个旧借鉴开远市普查经验。目前,个旧市正在制定工业文化遗产普查第一期工作方案,计划2020年11月初开展第一期工业文化遗产普查工作。
3.从古道交通、近代现代化滇越铁路、个碧临屏铁路遗产及关联性历史聚落,以线性文化线路的理念和思路深入挖掘评估申报列级保护。目前,州文物局完成了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等不可移动文物及可移动文物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共调查登记滇越铁路红河段内正线319公里、支线32公里、沿线不可移动文物点335处,调查了个(旧)碧(色寨)石(屏)铁路179.5公里,登记沿线不可移动文物点93处,出版了《滇越铁路个碧石铁路文物专题调查报告》。经州文物局推荐,2016年州政府把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蒙蛮古道等公布成为第七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3月,州委、州政府制定贯彻落实文物保护利用改革若干意见的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了滇越铁路和个碧石铁路、个旧矿冶遗存、建水石屏“一湖两城”历史文化遗产廊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为各地加强文物、风貌建筑、传统村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街)、特色小镇、线性文化遗产保护指明了方向。
(二)积极普查挖掘重要历史城市、城镇、传统村落
1.继续加大对蒙自、石屏等地区历史遗存资源构成要素及禀赋、保存状况调查,积极开展历史文化街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申报。从2018年至2020年实施的建水石屏“拯救老屋”行动整县推进项目已修缮老屋155栋,下一步,我们将把拯救老屋行动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广。2020年州住建局与州文化和旅游局联文下发了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申报程序,组织建水、石屏、蒙自三县市开展了建水县团山村历史文化街区等5条街区的申报工作,并指导石屏县城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宝秀镇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工作。
2.我们将积极采纳你组提出的建议,在总结把历史文化聚落遗产中成片集中的新安所传统民居建筑群、石屏古城民居建筑群、红河土司遗址、红河县东门楼及迤萨传统民居建筑群等公布成为第七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分挖掘评估州域内大量历史积淀深厚的历史城镇(建制镇、乡集镇)及规模较大的古村落,目前局部片区保留历史建筑集中、相对完整的历史区域地段,积极申报红河州历史风貌街区、省和国家历史文化街区,也将做好历史文化聚落中成片集中古建筑群打包申报州级、省级和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将多样丰富的乡土历史聚落遗产纳入保护制度体系,突出城乡风貌和特色。
3.我们将积极采纳你组提出的建议,在全州已入选中国传统村落的古村中,通过评估,挑选价值较高、具独特性和类型代表性、保留历史遗存丰富的村落,逐级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并做好这些传统村落中的文物列级保护利用工作,以逐步充实和提升遗产资源大州的文化品牌含量和影响力。
感谢你组对我州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9月25日
(联系人:龙海,联系电话:133126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