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531-24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09-14
- 时效性: 有效
对云南省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033号建议的答复
吴华昊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健康长寿产业助力建设美丽健康云南的建议》(第0033号),交由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省医保局、红河州人民政府分别办理,红河州人民政府按照职能权限,对有关建议内容进行了认真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是77岁,云南省当年人均预期寿命是74.7岁,不足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19年底,红河州有60岁及以上人口66.8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14.09%;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0.4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8.52%。金平县作为云南省第一个“中国长寿之乡”,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9.31岁,比全省人均预期寿命多4.61岁,超出全国人均预期寿命2.31岁,是红河州拥有百岁老人最多的县市,也是红河州高龄老人占比最高的县市。
目前,红河州有养老服务机构583个,养老床位17100张,其中,护理型养老床位2577张,护理床占养老机构床位总数的15.1%,具备资质的医养结合机构15个。红河州77个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订了服务协议,医疗卫生机构以不同形式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70.5%,为推动健康长寿产业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全面开展顶层设计。一是重视康养产业发展。先后下发了《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红政发〔2016〕67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红政办发〔2016〕139号)、《中共红河州委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红河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红发〔2017〕18号)、《红河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 年)》(红政发〔2016〕47号)。二是积极编制规划。2020年6月5日,委托国际顶级咨询机构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组织专业团队,深入金平县就发展健康养老服务、推动长寿产业和长寿经济发展等内容开展实地调研,围绕将金平长寿产业列入全州健康产业发展总体规划进行分析研判。州政府计划将大健康产业发展纳入全州“十四五”规划内容,努力将红河州打造成世界一流的“健康生活目的地”。
(二)加强养老机构建设。先后下发了《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红政发〔2016〕67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三五”规划》(红政办发〔2017〕4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实施意见》(红政办规〔2018〕2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老龄事业发展实施方案》(红政发〔2018〕50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服务的实施意见》(红政办发〔2018〕45号)等一系列文件,积极推动养老机构基础设施建设。一是鼓励符合有关资质条件的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优化备案程序,落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相关税费优惠政策,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二是鼓励公立医院参与养老机构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按相关规定申请开办康复医院、护理院、中医医院、安宁疗护机构或医务室、护理站、中医诊室等,支持有条件的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二级以下综合性医院、中医医院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开办老年康复、老年护理等机构。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与居家老年人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老年人提供连续性的健康管理和医疗服务。通过“居家签约”模式,对居家养老且有医疗护理需求的对象,开展上门服务,推广“医中有养”“养中有医”的医养结合模式。三是加大对边疆县市养老服务项目的倾斜力度。2020年,在红河州50个新建居家养老项目中,仅金平县占有20个。州政府正积极指导金平县申报“长寿金平生态康养中心”建设项目,争取得到省级层面的大力支持,项目的建成将激活丰富养老服务市场,提供多样化服务供给,满足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强化政策资金保障。一是切实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相关税费优惠政策,落实福利彩票公益金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政策要求,确保将政府用于社会福利事业的彩票公益金50%以上用于养老服务业,其中,用于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的比例不低于30%。二是进一步拓宽投融资渠道,鼓励社会资本采取建立基金、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用于建设养老设施、购置设备和收购改造社会闲置资源等。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通过购买服务、股权合作等方式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增加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进一步降低门槛,大力引导社会力量进入康养服务领域,鼓励社会力量兴办规模化、连锁化、便捷型养老机构;鼓励社会资本对企业厂房、商业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改造,用于养老服务;鼓励个人举办家庭式、小型化养老机构;鼓励境外资本开设养老服务组织和机构。将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财政有关专项支持范围并给予重点关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养老服务机构享受当地给予的运营补贴和国家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税费优惠政策。
(四)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根据养老产业发展需要,鼓励支持红河学院、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云南红河技师学院、红河卫生护理学校根据养老产业市场不同层次和类别的专业人才需求,结合实际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办相关专业,培养老年服务管理、社会工作、心理咨询等专业人才。将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纳入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统一指导,在资格认定、职称评定、技术准入、推荐评优等方面与其他医疗机构同等对待。将养老服务机构纳入医师多点执业范围,鼓励医师到社会力量兴办的养老服务机构内设医疗机构中开展多点执业,着力打造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较高的养老服务人才队伍。
(五)大力宣传长寿文化。积极利用红河州金平县“长寿之乡”金字招牌,借助传统媒体与网络自媒体进行多渠道、多层次宣传,以点带面,串联滇南沿边多元化文旅资源,形成特色康养体验消费高地的形象传播内容,开展多元长寿文化活动,推广普及多层面的健康养生保健知识,勾画“看生态美景、吃长寿美食、感受长寿文化、住养生居所”的消费引导体系,扩大红河州乃至滇南沿边健康长寿产业(产品)影响力,将红河州打造成为云南健康生活目的地、康养旅游度假胜地。
下一步,州政府将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的汇报协调,积极配合省级有关部门在成立滇南长寿地区绿色发展区域合作联盟、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规划建设城乡养老服务公共设施、推广金平县长寿经济发展模式等方面做好各项基础性工作,为发展健康长寿产业,助力建设美丽健康云南创造有利条件。
感谢您对健康长寿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0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