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455-41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11-24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对州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0214号建议的答复

叶兰代表: 

  你在红河州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全州中小学生乡土教育的建议》的第0214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正如您在建议中提到的开展乡土文化教育,是学生品德形成和智力发展的有效载体,能够使学生从生活的人文、自然与社会的环境中去了解与认识自己生长或长期所居住的乡土,使其产生关怀与认同乡土,并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来改善乡土环境,助推乡村振兴战略。红河州教育体育局把乡土文化教育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采取多种途径开展乡土文化教育。 

  一、努力推乡土文化进校园 

  一是结合课程开展乡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通过作文等形式描写家乡的风土人情;在历史教学中加入本地重要历史事件、古代名人等内容;在音乐、美术、体育课程中加入本土文化艺术、民族体育教学,组织学生学习本土歌曲、民族舞蹈,描绘家乡的美丽风景、民族服饰,对民族舞蹈、民族体育动作进行编排形成有特色的课间操。金平一小将本地少数民族舞蹈元素与广播体操等教学元素混合创编了一套民族校本操。二是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各项活动促进学校开展本土文化教育。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工作促进学校结合本地文化特点,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本土文化;指导县市教体局、学校编写乡土文华、人文知识本地教材,如石屏县东风小学编写了校本教材《东风之恋》,该教材收编了10首学生极易演唱的本地民族民间歌曲,将这10首歌曲作为学校合唱团演唱的主要曲目,充分利用合唱团的表演活动传承本土文化;组织开展全州中小学艺术展演活动,展示教育教学成果。启动2020年云南省“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州、县级活动,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本土文化。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鼓励学校邀请民族文化和非遗传承人到学校开展本土文化和民族文化教学,开展“传、帮、带”工作,帮助学校加强传统文化师资队伍建设。如2020年5月联合文旅局组织国家级非遗项目《哈尼族多声部民歌》《哈尼四季生产调》国家级传承人陈习娘、车格、马建昌,省级传承人李有亮到州民族师范学校开展为期16天的非遗进校园活动,全校270名师生参加学习培训,取得结业证书,并进行教学成果展示。绿春戈奎乡中心小学邀请非遗传承人到校对师生开展哈尼族“莫蹉蹉”舞蹈教学。二是充分利用教育部、省教育厅提供的教师培训资源,组织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 

  三、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开展乡土文化教育 

  依托红河州中小学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和13县市青少年宫认真组织开展书法、绘画、朗诵、声乐、舞蹈等兴趣爱好培养;组织开展研学实践、研学旅行、“圆梦蒲公英”公益活动,把参观当地博物馆、非遗传承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学习体验本土文化,拜访优秀本土文化代表人物、非遗传承人等作为研学实践重要内容,把红河州博物馆、元阳阿者科传统村落等52家单位命名为“红河州中小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充分利用研学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研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了解红河州本土民族文化。州实践基地9月6日在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基础上,开启2020年学生研学实践活动,现以完成4批学生教育活动。石屏县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开展“乡村学生进县城”研学实践活动,组织400名五年级乡村学生到异龙湖湿地公园、石屏古城文庙建筑群、石屏帅虹豆制品厂、民族民间展室“承先堂”等研学点参观学习,通过研学活动同学们认识了袁嘉谷、许贺来等石屏历史名人,认识了石屏县各少数民族服饰,认识了彝族烟盒舞、海菜腔等民间文化,懂得了石屏先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对比当今生活,使同学们感受时代进步,从而更加热爱生活。 

  感谢你对我州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20年10月15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