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432-251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12-0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红河州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第257号建议的答复
姚广兵等11名代表:
你们在红河州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聚力打造“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旅游品牌的建议》第257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红河州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抢抓机遇,主动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做好大滇西旅游环线西南环线规划衔接,结合全州文化旅游“十四五”规划编制,突出重点文旅项目和文旅产业建设高起点高质量发展规划,举行大滇西旅游环线总体规划纲要及大滇西旅游环线半山酒店专项规划调研座谈会,筹划好产品布局、梳理好储备项目,打造大滇西旅游环线西南环线红河旅游“核心圈”,集聚线路产品,形成西南环线红河中心发展格局,引领红河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与大滇西旅游规划专家组组长葛羿博士团队衔接,推进《云南省红河州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重点实施策略暨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修编》工作,围绕“省大环线、州中环线、县市小环线”布局,结合红河旅游“五区一带”发展布局,聚焦哈尼梯田、重点区域,做好衔接西南环线红河区域整体筹划实施方案,突出红河融入重点和亮点,着力把红河富集的旅游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区位优势有效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进一步完善好“五区一带”规划产品布局,完善支撑项目,注重新产品新业态培育,夯实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确保计划落地实施,加快推进红河旅游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推动红河旅游创新提质、做优做响“云上梯田·梦想红河”品牌、打造云南旅游新方向。
二、加大资金投入
依托“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滇越铁路旅游线建设”,围绕“梯田魂、古城韵、福地灵、异域情”,积极主动推动旅游项目建设、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开发等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西南环线建设,起草了《红河州旅游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制定了《红河州文化旅游产业2020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进一步完善了红河州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不断推出新亮点和新热点,提高文化旅游供给能力,丰富招商形式,推动红河文化旅游产业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实施,为全州文化旅游项目招商搭建便捷的融资渠道和平台,促进全州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围绕大滇西旅游环线西南环线建设布局,初步梳理出旅游项目185个,总投资2339.14亿元,其中:旅游公共交通类项目33个、旅游基础设施类项目88个、旅游产品类项目64个。聚焦哈尼梯田,聚焦建水、弥勒、元阳等重点区域,实施元阳哈尼小镇、元阳哈尼梯田国家5A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建水县西庄泸江烟柳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弥勒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等一批重点文旅项目,重点推进元阳虹夕诺雅酒店、元阳云裳酒店、元阳多依树酒店、建水蚁工坊、弥勒市美憬阁酒店等35个半山酒店重点项目,进一步打牢红河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基础,为融入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提供项目支撑。
三、加大宣传营销
借力各大宣传媒介和网络平台,将红河文化旅游宣传融入“互联网+”的概念,通过线上宣传、线下活动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中国红河旅游网、红河文旅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优势,联动人民网、中国网、云报文旅传媒等新媒体平台持续、精准开展文化旅游宣传推介,积极利用各类大型展会及“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进行联动宣传,搭建“新媒体+常规媒体”平台,扩大旅游形象宣传和营销推广力度;通过开展州县联动、政企联合宣传,进一步提升品牌知名度,打造目的地形象,形成统一的对外宣传品牌,不断提升红河文旅知名度。
四、强化资金保障
为进一步加大红河州旅游业的发展,确保“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旅游品牌的打造,州级财政加强了资金的投入并强化了资金保障。2019年,州级财政下达红河州旅游业发展方面的专项经费共计488万元(其中,用于旅游厕所建设补助经费27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218万元)。2020年,州级财政下达红河州旅游发展专项经费共计520万元,州级年初预算已安排红河州旅游发展资金95万元,加快推进红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了红河州“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旅游品牌的打造。
近年来,由于红河州财政收入增长乏力,尤其是今年受疫情冲击的影响,保工资、保运转、保民生的压力不断加大。而各项社会事业的投入对财政的依赖程度较高,州级财政支持全州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归还政府债务方面的任务十分繁重,州级财政将一如既往地积极配合主管部门及县市向上级财政部门反映争取支持,用于聚力打造“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旅游品牌。
感谢你们对我州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9月1日
(联系人:廖峥,联系电话:305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