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137-45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红教体函〔2019〕48号
- 发布日期: 2019-10-0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第53号提案的答复
丁莲委员:
你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举社会力量切实引导红河州在校学生懂感恩从而健康成长的建议》的第53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理想信念教育,树立远大理想
一是在全州中小学大力开展党建工作示范学校创建工作,促进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常规管理、教育教学、队伍建设深度融合。二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举办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活动,成立州、县、校三级宣讲团,按照分级培训、分层宣讲的思路,深入到州属学校、县市教育局、乡镇学校进行宣讲,实现党的方针进校园、进课堂、进师生头脑。三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把爱国主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融入课堂教学,同时,结合重大节日开展主题鲜明、寓意丰富的文化活动,如利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五四、七一、国家公祭日开展相应纪念活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心中牢牢扎根,引导师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把爱国之心、报国之志转化为爱国行动,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二、开展实践育人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各类校外活动场所、专题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开展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如2019年7月红河州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安排南部六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小学生99人参加“圆梦蒲公英”研学实践夏令营活动。通过开展生存体验、素质拓展、科学实践、专题教育和研学红河州博物馆、图书馆等夏令营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对民族和家乡的热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开阔视野,陶冶情操,促进贫困家庭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学习孝亲尊师
以云南省“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节为契机,大力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孝亲尊师的中华传统美德。如泸西玄天文武学校把“以德办学”作为办学宗旨,把继承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己任,在学校开展开笔礼、成童礼、成人礼三项中华民族优秀的“人生三礼”活动,并将其作为学校的常规礼仪贯穿到日常校务工作中,引导学生尊师重道,感恩双亲。在家庭教育中,引导家长采取孩子说、家长鼓励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知教育;采取孩子做、家长参与的方式,为孩子们开展“我和父母同做”为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围绕“忠、孝、礼、诚、信”等内容,坚持“明理、动情、导行”,让孩子和家长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采取孩子提问,家长解惑的方式,使孩子学会做人、不断成长,净化心灵,升华情操。
虽然,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在感恩教育进行了一些尝试,取得了一些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教育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二是整合利用社会资源、民间力量做得还不够。针对这些不足,我们将引导各级各类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认真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引导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加强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开展有针对性教育活动,如感恩双亲、勤俭节约、心理健康等;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使教师给予留守儿童更多关心和爱护;努力推动形成全社会协同育人的工作格局,积极争取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和支持学校德育工作,搭建社会育人平台,充分汲取社会组织优秀育人经验,实现社会资源共享共建,净化学生成长环境,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