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136-82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红教体函〔2019〕45号
- 发布日期: 2019-10-0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第50号提案的答复
向宁委员:
你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国传统节日的宣传推广助推中小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的第50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在全州中小学生中推广宣传中国传统节日,既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效形式,又是加强家国情怀教育的正确途径。红河州教育体育局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积极参与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并在首届总决赛中斩获第一名,第二届第三名的喜人成绩。结合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从以下六个方面全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
一、发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作用
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深入挖掘语文、历史等学科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因素,在传授学科知识、能力培养、指导方法的同时,适当渗透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使学生感受、认同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广播、板报、墙报、手抄报等进行传统文化宣传,通过主题班队会、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提升对中华优秀文化认知。
二、开展节日活动
结合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介绍节日渊源、精神内涵、文化习俗等,增强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体验感和文化感。利用中国共产党建党纪念日、八一建军节、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公祭日等重要纪念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史、党史,继承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浓厚氛围
让校园的每面墙壁都会说话、每颗草木都会舞蹈。通过校园环境的建设,营造传统节日氛围,使校园环境增添浓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我州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优秀代表人物、边疆少数民族精品文化,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参观学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充实和丰富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在已评选10所示范校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校园文化示范校建设,带动全州各级各类学校立足实际,不断培育特色、创造优势,集聚智慧人力,杜绝简单照搬照抄、复制粘贴,避免千校一面,做到一校一品,一县(市)一特色。
四、构建社会、家庭、学校立体网络,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采取孩子说,家长鼓励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知教育;采取孩子做,家长参与的方式,为孩子们开展“我和父母同做”为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围绕“忠、孝、礼、诚、信”等内容,坚持“明理、动情、导行”,让孩子和家长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采取孩子提问,家长解惑的方式,使孩子学会做人、不断成长,净化心灵,升华情操。
五、坚持做好全州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
近几年,州和县市均举办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涵盖书法、绘画、朗诵、声乐、舞蹈等,为展示优秀艺术文化搭建了平台,引领全州中小学校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2018年9月底,举办了红河州首届少年儿童合唱节暨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其中包含艺术表演类(声乐、器乐(学生乐团)、舞蹈、戏剧、朗诵)、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剪纸、编织、刺绣、版画、扎染等民间手工艺制作、创意制作)等、艺术作品类(绘画、书法和篆刻、摄影、微电影)、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四大类,全州学校积极参与、县市认真组织、州级集中展示的格局初步形成,为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局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凝聚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担当与共识,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州各级各类校园之中开花结果,推进素质教育,拓展德育教育渠道,把学校营造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