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123-88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红教体函〔2019〕68号
  • 发布日期: 2019-10-10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第73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委员第20活动组(河口县):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提升红河州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建议》第73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 

  现将办理结果答复如下: 

  一、教研机构建设 

  根据云教科院【2016】5号文件《关于开展2016年度云南省一级县级教研机构申报暨推进云南教研机构建设发展相关工作的通知》,红河州教育科学研究所积极组织红河州各县市教研机构申报一级县级教研机构,经云南省教育评估院评审认定,红河州一级教研机构为:蒙自市教科所、个旧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开远市教科所、弥勒市教科所、建水县教研室、石屏县教研室。红河州二级教研机构为:泸西县教研室、元阳县教研室、红河县教研室、屏边县教研室、绿春县教研室、河口县教研室、金平县教研室。云南省教研机构申报的评估指标主要有机构建设、职能发挥、绩效特色、工作开展情况等。各县市教研室通过申报评估,进一步推进了自身内涵发展,不断提高教育科研工作水平。 

  二、教研机构编制与现状 

  教研机构部分编制用来照顾各类人员,导致教研人员年龄偏大、结构不优、专业科目搭配不合理等现象存在。经调查统计,全州各县市教研室(教科所)编制数为362人,实际在编在岗教研员158人,其余204人除少数为“驻村”工作队员外。其余大部分人在教育体育局其他科室上班。 

红河州各县市教研室(教科所)编制情况一览表 

州县市 

编制数 

在编在岗数 

州教科所 

24 

12 

个旧 

33 

30 

开远 

32 

21 

蒙自 

22 

14 

建水 

27 

12 

泸西 

14 

5 

石屏 

24 

12 

弥勒 

25 

5 

金平 

22 

3 

屏边 

13 

6 

绿春 

23 

17 

元阳 

65 

11 

红河 

19 

4 

河口 

19 

6 

合计 

362 

158 

  调整现有人员难度很大,调进容易,调出难。充实人员指标有限、职称有限。 

  近两年,红河州教育科学研究所除每人每年2700元的办公经费外,无教科研经费。 

  我们的意见:今后州和县市教研机构进入人员应该坚持“凡进必考,公开招考”,增加中高职职称比例,增加专项教研经费,增加高中教研人员,并写进州委、州政府相关文件。 

  目前,红河州教育体育局正在积极协调,配齐红河州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科研人员,提高服务水平。 

  三、以“一师一优课”评选为主题,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高 

  2018年8至9月,州教科所集中学科教研员并外聘部分学科教师,在两个月时间内,对全州200余节各县市推荐的优课逐一观课议课,进行文字点评,遴选80节优课呈报省教育厅终评。结果,50节评为省级优课,6节评为部级优课,红河州教育局被评为云南省“一师一优课”“一师一优活动”优秀组织单位(全省仅有8个单位获此项奖励)。我州优课评选在全省取得较好成绩。 

  四、以课堂教学竞赛为抓手,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 

  红河州教科所于2017年12月至今已在红河州一中、个旧一中、蒙自三中组织举办三次“红河州中学课堂教学竞赛”,全州共有高中语文、英语、物理,初中语文、化学等五个学科一千余名教师参加竞赛和观摩活动。课赛总结和推广了红河州实施课程改革以来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经验,选拔和培养了一批学科教学骨干。今后我们将按照省州总工会、人社厅、教育厅联发的通知,每年举办3个学科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每年评比出教学尖子3人、教学能手15人。每个学科综合成绩前5名推荐参加省级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总决赛。 

  五、以考试研究为平台,提出有效教学策略 

  2015年以来,红河州教科所每年均组织全州高三年级统测,命制试题,提供学校统测。考后,汇总成绩,质量分析,反馈意见。每年组织州内34所高中参加两次云南省高三年级复习统测。考试结束,进行全州成绩统计分析、通报反馈。每年红河州高中教育工作会上,红河州教科所作红河州高考质量分析报告。红河州教科所参加州级初中学业水平考试阅卷工作,派出中学各学科教研员担任学科阅卷组长,具体组织阅卷、座谈、优秀作文选评、试质量分析,撰写《红河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分析总报告》、《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质量分析报告》,提出改进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 

  红河州教科所积极构建全州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体系,制定《红河州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办法》(红教发〔2017〕26号),强化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分析、控制及管理,调动中小学质量建设争先进位的积极性,促进全州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从2017年春季学期开始,红河州教科所组织开展全州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按照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卷、统一分析、统一公布成绩的形式进行。以2018年为例,红河州教科所在2018年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工作中,抽测了小学四、五年级语文、数学;初中七、八年级语文、数学、英语及七年级历史、八年级物理;高一年级语文、英语和高二年级语文、数学(文、理)、历史、化学。涉及小学、初中、高中共六个年级20个学科(比2017年首次监测10个学科增加了10个科目)。2018年6月10日至22日,红河州教科所抽调组织80余名骨干教师集中封闭命制20个学科试题。7月中旬考试结束,由各县市统一组织小学、初中共4个年级的12个学科试卷,向州教科所上报数据。州教科所组织高中共2个年级8个学科集中网络阅卷。阅卷结束后,州教科所对所有抽测年级20个学科成绩进行成绩统计和质量分析。然后下发至各县市教育局、各中小学。州教科所于9月20日在石屏召开各县市教研室主任会,专题总结2018年全州中小学质量监测工作经验,杨英所长在会上作“2018年红河州中小学质量监测质量分析”和“2018年红河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分析报告”,各县市教研室主任在会上做了交流发言。会后,各县市相继召开中小学教学质量建设暨2018年中小学质量监测总结会,对我州中小学教学质量提高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红河州教科所组织召开全州2019年高考研讨会,邀请省教科院方贵荣副院长莅临讲座,研讨高考九个学科复习备考,全州1600多名学科教师、教研员参会,进一步明晰了2019年高考备考思路。 

  六、是以课题研究为载体,推介教学研究成果 

  红河州教科所积极做好“十三五”课题研究申报、立项、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创设教育科研良好氛围、探索教育科研培师路径、建设教育科研研究群体,优化教育科研运行质态,打造教育科研课题精品,充分发挥科研对教研的支持引领作用,实施行动研究和应用研究,及时转换研究成果,服务教学,提升质量。红河州教科所编制下发《红河州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指南》,并颁布实施,组织各级各类学校从实际出发申报立项课题研究,2018年至今,红河州教科所两次组织对申报州级“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立项评审,共收到课题立项申请729份,州教科所组织专家评审后,最终对331项课题批准立项,其中,弥勒一中施毅彪校长主持的《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选课走班研究》、个旧六中马克伟校长主持的《“三段六加一”课堂教学模式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开远一中杨然老师主持的《高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的应用研究》等20项与新课改与新高考密切相关的课题被立项为州级重点课题 ,我们将对这些课题进行跟踪指导,并注重研究成果的应用推广。 

  七、以专题调研和编辑教研成果为契机,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建议 

  2018—2019年,根据州教育体育局要求,州教科所组织部分教研员进行红河州中小学教学质量分析,撰写“2018年红河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各学科质量分析报告”“2018年红河州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总报告”“2018年红河州高考质量分析报告”“2019年红河州小学英语教学情况调研报告”,提出改进教学的建议。 

  红河州教科所编辑印制《红河州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质量分析集》(含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9个学科的质量分析报告及总报告)、红河州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优秀作文选评》、红河州2018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英语优秀作文选评》、《红河州2018年中小学质量监测质量监测分析报告》(含2018年红河州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20个学科的质量分析报告及总报告)、红河州2018年中小学质量监测《高一英语优秀作文选评》和《高一语文优秀作文选评》,发送县市教育局、教研室、学校。起到传递教改信息,推介教研成果的作用。 

  今后的工作思路: 

  一、以制度文化建设为核心,提高文化品位 

  教研工作是需要文化内涵的。我们现在面临的教研问题,不是数量上的问题,而是质量上的问题,没有文化内涵的教研是难以有生命力的。为此,我们一方面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快教研机构建设,不断提升服务水平,积极营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围,大力倡导学习研究之风,努力使教科研的日常研究工作上升到文化层面,最大限度激励教研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提升教研工作“研究、指导、服务”的职能作用和水平。 

  二、以转变教研方式为驱动,提高研究活力 

  建立和完善州级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测体系,扎实开展高中学科中心教研组活动,积极开展多形式有效教科研活动。我们要努力学习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了解全国教育改革动力和教学前沿信息,关注学科课堂教学,关注学科质量建设,关注骨干教师打造,关注高考改革推进,关注高考成绩提升,关注核心素养培育。对此,我们要用实际行动作出回应。一方面要眼睛向内,对传统教研制度、教学管理制度等进行梳理、分析与改造,以使之适应新形势、切合新要求;另一方面我们要眼睛向外,勇于发现、创造新的教科研体制、机制。着力提升各级教研机构专业引领、服务教学、提高质量的效能和水平。 

  三、以课堂教学竞赛为重点,提高教学水平 

  州、县市教研机构除了利用“连片教研”、“网络教研”、“送教下乡”、“城乡互动”等多种形式为学校、教师提供“点对点”的培训与指导外,要坚持每年有计划、有重点、有主题地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州级创造条件积极组织全州中小学学科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县市教育局、教研机构每年组织的中小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学科必须与州级同步,而且在开展选拔赛的基础上,推进优秀选手参加州级竞赛,形成上下一致,同心协力,以赛代训,以赛练兵,以切实增加教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科研工作引领、指导与服务能力。 

  四、以队伍建设为关键,提高核心素养 

  众所周知,没有一流的教师就没有一流的教育。人才是教育的基石。所以,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地抓好教研员队伍的建设。为此,州、县市、乡镇以及学校要采取多种方式、创造多样条件,重点抓好以下4类人员的培养和培训:首先是要抓好教科研人员的培养培训工作。诸如“集中培训”、“主题研讨”、“送教下乡”、“教学调研”、“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各级教科研人员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着力提高教科研人员的核心素质与实际能力。其次是要抓好各级各类教学能手的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工作。要采取切实措施,逐步建立对州、县市教学骨干的培养、培训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他们在课堂教学、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三是要结合“国培”、“省培计划”,分层、分批次对农村地区的青年教师进行有效培训,着力提高其把握课标、解读教材、实施课程的能力与水平。第四要抓好校长等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工作。 

  五、以教研课题研究为龙头,提高应用效益 

  我们积极做好“十三五”课题研究申报、立项、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创设教育科研良好氛围、探索教育科研培师路径、建设教育科研研究群体,优化教育科研运行质态,打造教育科研课题精品,充分发挥科研对教研的支持引领作用,及时转换研究成果,服务教学,提升质量,最大限度为全州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六、以云南省高考改革为契机,聚焦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破解 

  根据云教基【2017】17号文件《云南省教育厅关于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教育部批复同意云南省于2019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我们不能以时间尚早,精力还顾不过来为由,麻木不仁,无动于衷,不论是教研机构,还是高中学校,一定要统一思想,转变观念,提前介入,及早学习,认真研究,做好预案。诸如走班教学、生涯规划、分层教学、校本研究、高考内容、综合素质评价、校本课程开发、学校特色打造等问题,我们要未雨绸缪,主动适应,联合攻关,投身改革,作出成绩。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我们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研兴教为重点,以育人为本为核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培育核心素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用更大的决心、更多的努力、更实的举措,为振兴红河教育作出新贡献!

  感谢你们对我州教育科研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