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121-441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红教体函〔2019〕57号
- 发布日期: 2019-10-10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第62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红河州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提前谋划应对新高考的建议》的第62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召开高考综合改革动员会,大力宣传高考改革的建议
为全面做好应对高考综合改革的充分准备,实现高中教育改革发展与高考改革的无缝对接,使高考改革在我州平稳着陆、有序推进,红河州教育体育局结合自身实际,积极组织开展相关工作。2018年8月11日至12日,我州组织召开了高考改革动员会暨高考改革培训会,各县市教育局局长、分管基础教育的副局长、基础教育科科长、教科室主任,全州各高完中校长、教学副校长、教务处、教科室负责人共计500余人参加培训动员。会议对全面统筹普及攻坚、提升质量和高考改革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要求全州各县市、各高完中按既定的目标积极有序推进各项改革,确保高考改革顺利落地,促进我州高中教育和谐健康快速发展。培训会邀请方贵荣、何明、高家余及海南、四川等省内外知名专家,从高考政策解读,学生生涯规划课程构建和学生生涯规划指导、选课走班及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改革、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改革与信息化平台建设以及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的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了业务培训。
二、关于确保基础设施能满足选课走班实施的建议
结合高考改革的相关要求,全州按照现实性和发展性要求,委托北京好专业规划研究院全面开展了对32所公办高中学校的资源评估。采用“3+6选3”的模式,全面组织模拟选科实验,对教师队伍、教学用房等方面的资源状况进行调查统计,运用数据建模的方式,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模、不同基础、不同条件的学校在选课走班条件下的资源匹配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分别形成各高中学校及州级高中教育资源评估报告,为高中学校的走班模式的设计和高中办学资源补充提供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资源调查统计分析工作已全面结束,学校普遍反映与他们预想和思考的问题相近,评估机构已完成了学校评估报告解读工作,州级报告已制作完成,并召开了州级评估报告会,此项工作在全省属首家,受到了省教育厅、省教科院领导的高度关注,并向全省推广。目前,各校已将资源评估报告向县市政府汇报,作为高中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决策依据。
三、关于师资储备的建议
新高考改革后学校和教师将面临选课走班难题,教师在新高考中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他们是新高考最主要的参与者,高中学校的所有教师都必须认真思考新高考对教学带来的新变化,例如: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班级管理、学生评价、招生考试等。“走班制”与分层教学已成为学校发展的趋势。学生有选择权,可以自己规划人生,教师的角色是学科教师也是学生生涯规划的导师。红河州教育体育局着力加强州、县、校三级培训,抓好干部和人才培训培养,2019年为高考改革已提前培养了二批共300多名生涯规划指导教师,帮助教师快速掌握生涯规划理论知识,全面提升教师的生涯规划教育教学能力和指导水平。提前储备了一批生涯规划骨干教师,为建立健全学校生涯规划课程体系,开展学校生涯教育和生涯规划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针对高考改革进行的全州高中学校资源评估表明:全州最缺的学科教师是生物,其次是历史。物理学科教师较为富裕,仅有三所学校有缺口,州教育体育局要求各级尽早制定培训计划,优化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采取考察学习、专家讲学、论坛互学、自学反思、研究促学等形式,促使每个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积极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在新高考的实践中及时反思提升,以校本教研为平台进行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共同提高,全面提高教师专业素养,打造一支优秀教师队伍。
在推进改革工作中,州教育体育局还根据“学校分类代表、校长积极主动、成果形成可期”的原则,在省厅确定的试点学校基础上,首批确定州一中、蒙自一中、个旧三中、建水三中、泸源高中、红河一中、金平一中七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资源的学校作为州级改革试点学校,积极开展试点和探索。州教育局注重过程监管和调度督察,督促试点学校全面开展改革实验工作。州级财政为每所学校安排25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用于支持全面试点工作的开展。要求试点学校也要安排必要的配套经费,确保改革探索全面推进,相关的技术服务、教师培训等方面经费可以从学校生均公用经费中列支。同时,我们还积极做好建水一中、开远一中、弥勒一中三所省级改革试点学校的统筹、指导和督促工作,建水、河口等县根据自身实际,确定了县级的试点,省州县三级试点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工作局面基本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