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114-32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 文号: 红卫函〔2019〕8号
  • 发布日期: 2019-10-16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45号提案的答复

民进红河州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质增效的建议》第245号提案,已转交我委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加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宣传力度的问题 

  2019年,全州围绕“携手家庭医生,共筑健康生活”的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家庭医生宣传活动,利用“5·19”世界家庭医生日,采取现场签约、义诊咨询、健康科普、全民健身等形式,宣传签约服务的政策内涵。一是通过摆摊设点进行宣传。利用赶集日在人口密集的地方摆摊设点、悬挂横幅,开展宣传咨询及义诊,对前来咨询的居民讲解签约服务内容,免费测量血压、血糖。二是通过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宣传。制作海报、折页、宣传单向居民发放,提高群众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累计发放宣传资料105324份。三是通过户外大屏播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公益广告视频进行宣传。四是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利用宣传海报、无纺袋等宣传品引导群众扫码关注微信公众号,了解家庭医生相关信息。五是通过开展文艺演出及全民健身活动进行宣传。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生动形象地宣传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服务流程,提高居民签约的积极性。 

  二、关于加强签约队伍建设的问题  

  2018年,红河州总人口474.4万,共有全科医生879 名,每万名城乡居民拥有全科医生1.85名。为切实解决全科医生数量紧缺的问题,州卫生健康委积极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深化医教协同推进全科医学教育,加强红河卫生职业学院全科医学学科建设,开展面向医学类专业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和全科临床见习实习,开设全科医学概论等必修课程,强化全科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的衔接。二是完善毕业后全科医学教育制度。加强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建成个旧市人民医院和州第一人民医院2所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加强州第一人民医院、州第三人民医院、建水县中医医院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建设。三是强化全科继续医学教育。围绕提升岗位胜任能力,普及全科适宜技术,面向基层提供全科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实现全科医生继续医学教育全覆盖。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职在岗卫生人员中等职业学历教育和成人高校专科学历教育。建立全科医生定期培训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每5年进修培训1次,每次时间不少于6个月;乡村医生每3年进修学习1次,每次时间不少于3个月。四是推进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对现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执业(助理)医师进行全科医生转岗培训,每年培训转岗全科医生50名。我州《关于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实施意见》已经州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同意,近期即将印发实施。                

  三、关于做细做实提高签约居民获得感和满意度的问题 

  为做实我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今年3月12日,州卫生健康委印发了《关于做实做细2019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红卫发﹝2019﹞21号),提出推行“三师共管”的签约服务模式,即从二级以上(含)医疗机构遴选心内、呼吸、妇产、儿科、精神、中医、康复等专业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治医师为专科医师,从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遴选全科医师或执业医师为全科医师,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从业人员为健康管理师,共同组建专科医师+全科医师+健康管理师的“1+1+1”三师共管团队,深度融合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同时,按专科医师的学科类别,科学、合理对应不同人群和病种,将各专业人员分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签约服务。截至今年6月底,全州签约161.18万人,其中儿童签约19.07万人,老年人签约27.04万人,孕产妇签约2.07万人,高血压患者签约20.02万人,糖尿病患者签约4.62万人,肺结核患者签约0.21万人,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签约1.37万人,残疾人签约4.24万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签约0.26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79.06万人。全州共有家庭医生11272人,服务团队2487个,每个团队服务居民648人。全州签约服务团队专业搭配合理、人员构成均衡、服务协同到位。 

  四、关于完善相关政策的问题 

  2017年,州人民政府印发了《红河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施方案》(红政办发﹝2017﹞54号),明确从完善基层医疗机构长处方用药政策、调整完善医保政策、构建顺畅的双向转诊通道落实签约服务配套政策。我州二、三级医院已经实现为签约人群优先预留30%的专科和专家门诊号源,对转诊患者优先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简化转诊患者入院手续;对诊断明确、病情稳定、长期服药的签约慢病患者,家庭医生可开具不超过60天的治疗性药物,延长上级医院处方,这些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已没有任何阻碍。关于对签约居民实行差异化医保支付政策,目前正积极与新组建的医疗部门协商对接。 

  五、关于破除信息孤岛加快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的问题 

  我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信息管理系统统一使用“医博士网”提供的信息系统,提供行政版、单位版、医生版及居民版供基层使用,全州已开通13257套系统,其中行政版14个,单位版1591个,医生版11625。完成与公卫系统从中间库定期对接数据工作,传输居民健康档案数据417.87万条,其中签约居民信息220.41万,双方已基本实现互联互通。我州家签信息化进展情况:一是签约对象的档案管理及动态指标变化等数据能更好的保存,系统自动统计家庭医生团队的组建情况、签约情况、重点人群签约情况,减轻了日常统计工作量。二是手机APP自动定位,工作场景图片实时上传,保障全痕迹管理,实现有效签约;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居民、重点人群、服务执行电子台账等有据可查,为绩效考核提供抓手,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三是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系统移动客户端的使用,搭建了居民与家庭医生的交流平台,已有2000多名居民使用移动客户端,系统根据居民的签约信息,自动识别居民签约人群类别,针对性地为签约重点人群推送相关健康教育知识。四是配备可穿戴设备,供签约居民管理自己的血压、血糖等,实时在线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电话沟通,预约就诊,增强签约居民的满意度。五是打通与公卫系统、居民健康档案系统数据关卡,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六是打通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各县市打通了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三级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基层卫生人员可与上级指导医院之间的病情信息对接,为签约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转诊服务。 

  六、关于建立县域内影像、检验检测资源共享及家庭医生统一装备的问题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开展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的指导意见》要求,2019年启动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提出“完善医疗卫生资源集约配置”,按照精简、高效的原则,鼓励实行医共体内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后勤服务、信息系统等统一运作;医共体实行药品耗材统一管理、统一用药目录、统一采购配送、统一支付货款。鼓励以县为单位,建立开放共享的影像、心电、病理诊断和医学检验等中心,推动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区域互认。2019年,将在全国范围内遴选500个县开展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试点,省级要求每个州市上报1家试点县市,我州个旧市作为第一批试点县市上报待国家批复。试点工作启动后,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才能“破冰”,县域内影像、检验检测资源共享的目标才可能实现。 

  七、关于建立激励机制的问题 

  我州严格执行人社部、财政部、国家卫健委《关于完善基层医疗机构绩效工资政策保障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发﹝2018﹞117号)要求,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考核评价机制,将考核结果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工资总量和主要负责人的薪酬挂钩,实行“年初预拨、年终兑现、突出激励”,个旧、蒙自、泸西、弥勒、河口县等县市细化签约服务费兑现项目,从签约居民预约住院、签约患者下转回访、签约患者上转追踪、巡诊、电子台账录入、县级团队出诊指导基层等方面核定若干条补助项目,按月、按季评价,绩效考核综合考虑社会公益目标、签约服务绩效评价等情况,基层医疗机构留20%的管理成本,其余80%全部用于团队及责任医生的劳务报酬,且不纳入绩效工资和其他应得的奖补经费总额;各服务提供机构制定签约工作考核和分配细则,通过提供优质签约服务提高家庭医生收入水平,着力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多劳多得得到较好的体现。 

  感谢你们对我州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