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112-317
- 发布机构: 哈尼梯田管理局
- 文号: 红世遗函〔2019〕2号
- 发布日期: 2019-10-15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92号提案的答复
车秀梅委员:
你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红河哈尼梯田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的第292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为指导,贯彻执行《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建立“政府引导、政策扶持、示范带动”的机制,切实加强领导,健全州、县哈尼梯田管理机构,不断完善法治保障和保护投入机制,坚定不移推进哈尼梯田保护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持续探索哈尼梯田保护性开发、规范化建设、科学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路子。
一、关于州、县两级政府要高度重视梯田主人(农民)的经济利益,制定旅游对梯田农业的反哺机制方面
州、县两级政府和哈尼梯田保护管理部门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合理开发利用梯田资源,让耕种哈尼梯田的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积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一是建立哈尼梯田保护利用、传统民居保护补偿等机制,与华侨城集团、云南世博集团持续深入探索政府、企业、农户三方利益共享机制,实现三方共赢;每年从现行门票收入中划出50%作为遗产保护基金,用于遗产地群众利益补助、村庄民房修缮和遗产区保护经费。二是推动传统村落民居保护。对传统村落的民居、水井、古树、祭祀房、议事场所等具有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的聚落空间进行保护和修复。申遗成功以来,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与传统民居保护相融合,投资6.6亿元实施了哈尼梯田小镇和遗产区传统村落提升改造,对遗产区1602户传统民居实行挂牌保护,对阿者科等5个重点村164户传统民居户均每年补助900元维护费。三是鼓励村民自主经营好村庄。如近期受到广泛关注的《阿者科计划》,就是把阿者科村作为一块社会科学的试验田,不靠外来资本的介入,通过技术支援和当地政府的配合,激发村民的主动保护意识。阿者科旅游公司经过第一个月的经营,实现总收入15.57万元,实现总收入扣除运营成本后,余下收入的三成归村集体旅游公司,七成归村民。为乡村复兴、传统村落保护,探索出一条可持续的旅游发展之路。
(二)努力探索梯田农民反哺机制。针对种植水稻梯田效益低、留不住人,以及当前的农耕组织形式不宜延续传统农耕方式,危及梯田农耕文化传承发展的问题。一是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政策支持。州、县两级政府严格落实哈尼梯田保护财政增长机制,严格按照要求增加年度财政预算。同时,鼓励和吸纳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入遗产区基础设施建设,形成各级财政资金与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投入机制,凝聚保护提升哈尼梯田遗产区建设的强大合力。二是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探索设立梯田产业专项扶持基金,支持有实力的农业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做大做强,带动当地农户发展梯田订单农业。大力推广梯田红米种植和“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加大“稻鱼鸭”产品包装、宣传、推介工作,打造区域公共品牌,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开拓梯田系列特色产品的销售市场。三是加大扶持力度。研究解决种田群众的扶持问题,扶持当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加大民族工艺品、梯田文创产品的保护性开发力度,适度发展农家乐、乡村客栈,让老百姓在本地就能致富,调动老百姓保护梯田、保留农耕文化的积极性。
(三)妥善处理与世博集团股权转让有关事宜。州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世博集团股权收购事宜,州、县两级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元阳县成立了股权转让工作组,制定了云南世博元阳哈尼梯田文化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实施方案。2019年1月9日回复云南世博旅游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复函内容为:一是原则同意以依法评估和协商结合的方式转让元阳县国资公司所持有世博元阳公司33.33%股权;二是元阳县国资公司所持有世博元阳公司33.33%股权和经营权一并依法评估作价;三是建立元阳哈尼梯田遗产保护及利益共享机制。2019年6月14日,元阳县与云南世博旅游集团在昆明召开洽谈会,就股权转让问题、5A景区打造、美丽乡村建设、旅游扶贫等相关工作进行会谈,并达成共识将共同加快推进股权转让及后续合作相关事宜。目前,元阳国资公司已委托云南产权交易所依法依规办理股权转让相关工作。
二、关于减少梯田面源污染,实行政府生态补偿方面
州、县两级政府和哈尼梯田保护管理部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四素同构”生态系统,加强对森林、梯田、村庄、水系等的日常监测,严格规范管理梯田。
(一)全面实施遗产区综合整治。2018年以来,全面启动实施遗产区综合整治,共投入3.94亿元快速推进综合项目建设,遗产区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按A级标准拆除、新建和改造景区旅游公厕和核心村庄公厕27座。全面拆除“一镇五村”范围外的遗产区村庄两违建筑184幢。完成“一镇五村”范围外的遗产区村庄民居风貌提升改造187幢。实施“一镇五村”及公路沿线村庄污水处理项目16个。启动实施20个村庄污水治理项目的征地工作,其余47个村庄将于2019年内实施并投入使用。垃圾热解站3座,分别是新街镇丫口1座、新街镇胜村林场1座、攀枝花乡道班1座,共投入370万。在“一镇五村”及景区公路沿线共38个村庄周围实施植树绿化工程,完成“一镇五村”和遗产区公路沿线33个村庄绿化树种植12000余株。新街镇、攀枝花乡、黄茅岭乡配备保洁员468名,专职定期保洁村庄及公路沿线环境卫生,完成居家环境卫生整治村庄24个。
(二)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一是对梯田保护区范围内生态公益林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保障林权所有者在做好森林管护的同时获得相应补偿。核心区实施补偿的生态公益林面积2619.6公顷,其中:国家级公益林面积1768.1公顷、省级公益林面积851.5公顷。补助费和管护费用由国家和省级财政分别拨付,补助标准为:补助费每年10元/亩,管护费每年5.5元/亩。补偿年限:自2004年开始实施补偿以来每年都补偿,标准也由原来5元/亩提升至15元/亩。二是实施遗产区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历年来持之以恒的努力,哈尼梯田核心区实施人工造林面积9829.3公顷,其中:封山育林面积6542.3公顷、荒山造林面积2519.2公顷、退耕还林面积767.8公顷。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三是加强林木采伐管理。在林木采伐审批工作中,把哈尼梯田管理委员会审核意见作为林木采伐审批的前置条例,凡是未经哈尼梯田管理委员会审核同意的,都不纳入日常采伐审批范围。根据天然林保护相关政策,对核心区2269.3公顷天然商品林纳入停止商业性采伐范围,并按规定实施补偿,补偿标准为:补助费每年10元/亩,管护费每年5.5元/亩。补偿年限:自2016年开始实施。当前哈尼梯田周边的生态植被逐步恢复,森林质量逐年提升,生态管护体系日趋完善,生态效益得到有效发挥。
(三)推进梯田水系维护工作。州、县哈尼梯田管理部门向上级积极争取沟渠修缮项目补助资金,逐条修缮灌溉沟渠。目前,我局协调280多万资金修缮红河县撒玛坝规作沟渠、绿春县腊姑梯田倮们欧干沟渠、金平县阿得博梯田上寨沟渠。元阳县按照修旧如旧,不破坏梯田原有景观为原则,重点修缮和维护坝达、多依树等两大片区的沟渠、灌溉的水利设施,杜绝沟渠三面光,管道引水,修缮大小灌溉沟渠140条451.33千米。今年还计划投入300万资金修缮老虎嘴、全福庄、攀枝花等6条沟渠71公里,确保梯田灌溉水源。
三、关于调整梯田农业产业结构,提高种粮补贴,解决谁来种田的问题
州、县两级政府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挖掘梯田经济,在推动哈尼梯田绿色健康发展方面精准施策,实现梯田产业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传承的双赢。
(一)实施哈尼梯田红线保护。州、县农业农村局已将82万亩哈尼梯田划为国家基本农田范围,实行最严格耕地保护;4县重点对“四域十片区”20万亩梯田划定保护红线,大力推广种植红米稻和“稻渔鸭”种养模式,确保梯田有人种、有人护。元阳县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发动群众恢复梯田,2018年恢复水田480亩。2019年,州、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保护区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四县编制完成高标准农田项目申报面积14.79万亩,其中:元阳县3.44万亩;红河县5万亩;金平县3.35万亩;绿春县3.44万亩,通过开展项目申报,为完善梯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前期工作。通过强农惠农政策的落实,稻农种稻积极性得到提升,为梯田水稻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充沛的动力。
(二)打造“稻鱼鸭”综合生态种养模式。元阳县制定了《元阳县“稻鱼鸭”绿色高产高效综合种养模式发展规划(2017-2020年)》,引导农户推行“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通过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提高梯田产业链组织化程度,支持新型经营主体以保底价进行收购和销售,构建梯田特色产业绿色发展体系,群众护田、种粮、爱山的生态意识不断提高,耕作梯田的生产效率和产出效益逐步提升,有效实现了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的最大化,让贫困群众在生态综合种养中增加群众收入(元阳县与国家杂粮加工技术研发中心(北京)等龙头企业合作培育出优质红米稻种和优质、鸭苗,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给予免费发放,发放鱼苗240吨、鸭苗50万只。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以每公斤7元的保底价收购红米稻谷,每公斤40元的保底价收购梯田鱼、每枚2元的保底价收购梯田鸭蛋,带动农户发展红米种植9万亩,使2.8万户农户实现增收,其中贫困户1.2万户)。据统计,“稻鱼鸭”模式可实现亩产值1.1万元,扣除亩生产成本4460元,亩增产值6540元,比单种水稻亩产值2500元增收4000元。从2016年到目前为止,全县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在7个乡镇发展“稻鱼鸭”综合种养模式示范区13片2万亩,涉及农户7320户,带动周边农户发展“稻鱼鸭”3万亩,示范区亩产值达10174.2元,辐射带动区亩产值达8095元。
(三)打造哈尼梯田红米品牌。元阳县将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千年哈尼梯田中生长的红米,借助“互联网+梯田红米”销售模式,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与云南龙润集团、杭州有赞科技签订了电商扶贫合作协议,打造电商扶贫县域平台,运营有赞商城平台、元阳商城及APP、微信公众平台、全员微小店等分销代理平台。在梯田红米的种植中,以梯田红米种植户为主体,成立梯田红米专业合作社,通过与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合作,大力发展合作经济,形成“电商公司+县粮食购销有限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电商扶贫新模式。注册了“阿波红呢”和“元阳红梯田红米”等系列商标,开展有机认证,形成了哈尼梯田红米产品的系列品牌。目前,全县39008户建档立卡户中,种植梯田红米有12000多户。(2016年县粮食购销公司收购红谷子253万公斤,加工销售156.7万公斤,受益建档立卡户1200户。2017年县粮食购销公司收购红谷子284.5万公斤,加工销售176.4万公斤,受益建档立卡户2883户。2018年县粮食购销公司收购红谷子268万公斤,加工销售166.2万公斤,受益建档立卡户3000户。2016年全县有电商销售平台4个,销售红米店铺239家,销售30.28万公斤 ,帮扶扶贫户1650多户。2017年全县有电商销售平台4个,销售红米店铺2683家,销售29.5万公斤,帮扶扶贫户3000多户。 2018年全县有电销售平台4个,销售红米店铺2683家,销售38.8万公斤,帮扶扶贫户3000多户)。通过梯田红米的电商销售,使梯田红米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仅使扶贫实现了精准化,也使产业实现了标准化,形成了稳定的销售网络和线上线下共同推进的电商销售大平台,促进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推进贫困县发展产业精准扶贫提供了探索。
四、加大梯田文化传承力度,提高被传承者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促进生态、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方面
在坚持保护优先的前提下推动文化遗产合理利用和传承发展,围绕“节、宴、歌、舞”四大核心元素,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让文化遗产融入生活、惠及民众。
(一)抓好乡村传统文化保护利用。州、县相关部门深入挖掘特色文化符号,通过实施“生产性保护”,挖掘“哈尼古歌”“ 四季生产调”“哈尼长街宴”等内涵,恢复赶沟人传统,让古老的技艺“活”起来。深入挖掘哈尼族、彝族传统文化,培育传承人,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扎实推进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弘扬、农民创业创新融为一体,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目前,4县全部组建哈尼梯田文化传习馆,建立了350支民族文化传承文艺队,建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8类96项、非遗传承人121人,《哈尼族四季生产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古歌》亮相米兰世博会,《哈尼交响·欢乐新春》专场音乐会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成功上演,组织《诺玛阿美》全国巡演,成功举办红河哈尼梯田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哈尼梯田国际摄影双年展、“开秧门”实景农耕文化节等活动,实现《哈尼古歌》室内、室外常态化演出,有效促进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二)聚焦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一是保护好传承人。切实做好文化传承人的传、帮、带,采取咪谷、摩批、匠人适当给予奖励的方式,支持鼓励培养一批民间艺人,使极具元阳特色的民族文化及手工技艺永不失传。二是加大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力度。依托各县现有的哈尼文化传承学校,开展有关梯田文化培训活动,打造民族文艺活动品牌栏目,每年举办一届农耕技术竞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活动。三是继续抓好文化建设工程。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大力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重点保护传承哈尼族的昂玛突、开秧节、矻扎扎、新米节、十月年、长街古宴“五节一宴”,打造开秧门实景农耕文化节系列活动文化品牌,在对《哈尼古歌》等进行再打磨再提升的同时,创新编排一批以“梯田魂”为主题的实景演出精品节目,打造文旅融合新平台。
(三)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推进元阳遗产区申报国家5A级景区工作,扶持当地群众参与旅游开发。加大民族工艺品、梯田文创产品的保护性开发力度,适度发展农家乐、乡村客栈,促进红河哈尼梯田的活态保护。促进梯田产业发展与脱贫攻坚相结合,健全完善产业扶持政策,安排专项资金,加大产业扶持力度。元阳县与阿里巴巴等电商企业合作开展“互联网+梯田红米”精准扶贫,帮扶种植梯田红米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网上销售,销售产值达795.6万元。引导原住民利用自身优势参与乡村客栈、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等旅游业经营服务。目前,元阳县梯田遗产区发展乡村客栈251家,直接带动就业5000余人,间接带动10000余人,实现经营收入3000余万元;2018年,元阳哈尼梯田遗产区接待游客19.31万人次,总收入2750.41万元,其中门票收入1478.96万元。
感谢你对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9年9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