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045-97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红文旅函〔2019〕32号
- 发布日期: 2019-10-31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第204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委员第5活动组: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推进落实“一部手机游云南”及旅游革命的建议》的第204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指导,围绕“整体谋划、突出特色、补齐短板、全域发展”的工作思路,紧扣“五区一带”发展布局,以全域旅游为方向,以旅游数字化建设为抓手,高效推动“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全面推动红河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我局认为,你们提出的建议非常有针对性,符合下一步数字化旅游建设、推进落实“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任务以及全州旅游革命和产业发展实际,我局将积极采纳,把相关建议融入今后的红河州文旅产业发展工作中。为加快推进落实“一部手机游云南”及旅游革命相关工作任务,我们主要推动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继续抓好线上建设
一是紧跟步伐,高效落实“一部手机游云南”建设,让游客体验自由自在。配合完成“游云南”APP4个版本的迭代,上线“游云南”官方微信小程序、“博物馆”版块;配合开展英文版“游云南”APP开发前期准备工作;实现州、县A级景区及特色小镇旅游名片上线;40个景区停车场、10个新能源充电站、362座旅游厕所、2207座城乡公厕完成改造并定位上线,建成110路慢直播;完成13个A级景区、5个特色小镇手绘地图和语音导览并融入少数民族配乐;建成智慧门禁系统7个、智慧厕所42座、智慧停车场16个;ETC+无感支付投入使用;1634家涉旅企业成功通过规范指数、品质指数、体验指数综合诚信评价,得以上线“游云南”APP。新增州博物馆等11家博物馆(纪念馆)及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上线“游云南”APP;弥勒东风韵停车场成为红河州首个投入使用的无感支付智慧停车场,红河芦槎冲服务区等10个新能源充电桩上线“游云南”APP。
二是在全省“五体系两平台”开发框架下,与全省同步完成投诉管理系统与12301全国旅游监管服务平台投诉的数据对接;上线“我要退货”功能。将建水纳入旅游综合智慧管理系统四级管理一期建设试点,同步了舆情分析系统功能建设、组织机构和账号权限配置。
三是坚持试点先行,不断完善智慧旅游建设内容,以建水、弥勒为智慧景区建设的试点。目前,“一部手机游云南”智慧综合管理平台试点在建水县投入使用,功能涵盖游客统计、游客画像分析等管理方式。加快构建全州旅游指挥调度“五体系两平台”(即旅游投诉处置体系、综合执法服务体系、综合智慧管理体系、应急救援管理体系、游客智慧服务体系和旅游综合经济分析平台、可视化平台)搭建,目前州文旅局已与腾云公司初步拟定战略合作协议。
二、全力以赴推进旅游革命
按照“国际化、高端化、特色化、智慧化”的发展原则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着力实施“一部手机游云南”完善提升、旅游厕所建设、智慧景区建设、旅游品质提升、自驾旅游推进、康养旅游建设、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文旅品牌塑造、旅游市场持续严打严管等九大工程,全面落实“旅游革命”的各项任务部署,认真制定了《2019年全州“旅游革命”九大工程实施方案》,梳理形成2019年全州“旅游革命”九大工程重点任务项目表。
一是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推进旅游厕所建设工作。制定出台《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厕所革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红政发〔2019〕1号),对2018-2020年全州城乡公厕和旅游厕所建设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成立厕所革命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了支持政策和措施,2018年新建和改建旅游厕所115座,完成数列全省第二。扎实推进2019年125座旅游厕所建设。
二是抓实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旅游品质提升工程。以全面提升红河旅游服务质量为目标,加快建立诚信评价机制,积极开展涉旅企业诚信评价并实现全覆盖,进一步完善旅游服务标准,不断提升红河旅游品质。制定了《红河州涉旅企业诚信评价办法》,对旅游经营活动的旅行社和导游、旅游景区、旅游餐饮企业、旅游住宿企业、旅游汽车公司等涉旅企业开展诚信评价,形成优胜劣汰机制,全面提升旅游品质工程。建立红河州旅游红黑榜制度,通过官方网站、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对文明旅游行为的褒扬和对不文明旅游行为的公开曝光,进一步加快提升旅游服务品质。
三是抓实旅游产品开发,全力推进自驾旅游工程。围绕建设安全通达、健全完善、高效便捷的道路交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目标,对照《云南省精品自驾旅游重点线路建设方案》任务要求,一是坚持规划引领,明确工作方案,重点对道路基础设施、重点汽车旅游营地、游客休息站、观景平台、旅游厕所、汽车租赁点和应急救援站(点)等建设项目逐项编制规划;制定出台《红河州精品自驾旅游线路建设实施方案》,以提升道路通达条件、完善沿途旅游产品和公共服务设施为抓手,补齐全州自驾旅游基础短板,不断扩大我州自驾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
四是抓实品牌塑造,全力推进康养旅游建设工程。依托我州独特富集资源优势,推进旅游与体育、休闲等健康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培育打造温泉旅游、徒步旅游等康养产品和品牌体育赛事活动,努力将红河州打造成为深受游客喜爱的康养旅游目的地。举办了元阳梯田越野挑战赛、弥勒女子国际半程马拉松、秘境百马等体育赛事;抓好弥勒太平湖国际旅游度假区创建工作。
五是抓实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发展。围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和建设国际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目标,积极开展全域旅游示范区、高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推动一批精品酒店(客栈、民宿)和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形成供给完备、结构合理、要素完整的全域旅游供给体系。弥勒太平湖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创建有序推进,建水古城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顺利通过验收,实现我州旅游度假区零的突破;建水古城、元阳哈尼梯田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工作稳步推进,弥勒锦屏山等4个景区创建4A级景区已完成3A级景区评定,按照相关规定3A级景区满一年后向省级申报创建4A级景区;推进了弥勒太平湖森林公园等一批重大旅游项目建设。
六是抓实机构改革融合,增强文旅融合发展动力。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深化机构改革为契机,围绕“云上梯田•梦想红河”旅游品牌形象,加强与传统媒体、平面媒体、新媒体合作,加大自媒体的建设宣传,与央视等主流媒体、新浪等新兴媒体及携程旅游网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了“全方位、多渠道、多手段、广覆盖、常态化”的宣传营销。挖掘开发原生态民族文化,着力打造乡村旅游节庆品牌,哈尼族长街宴、金平傣族泼水节、屏边苗族花山节、弥勒阿细跳月节、河口瑶族盘王节等活动吸引游客的参与度和体验感。围绕文化自信,精品奉献新时代主旋律,着力打造了《爱如星火》等21部优秀歌舞作品,9部作品荣获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表彰,部分优秀作品参加了全国舞蹈展演,《建水小调》《哈尼古歌》等演艺产品逐步成为旅游演艺产品;《诺玛阿美》完成广州等5个省份9个城市巡演。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文化云南红河云”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上线运行,继续推进屏边、绿春、金平三县230个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覆盖工程,启动实施50个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和1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改造工程,河口县“国门文化形象工程”列为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石屏县、红河县博物馆顺利开馆,弥勒、元阳、金平等县市博物馆加快建设,州县博物馆免费开放,业务建设显著增强,丰富多彩的展览和社会教育活动成为人民共享文化成果、“让文物活起来”的新亮点;17个传统村落入选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红河州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增至124个。
七是抓实旅游市场秩序整治,守护红河旅游“净土”。强化旅游综合监管效能,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发挥多部门联合执法作用,紧盯旅游市场突出问题,严打严管违法违规行为,持续保持旅游市场秩序整治高压态势。认真做好节假日前旅游市场秩序检查,全州共开展治理旅游市场秩序专项行动检查550次,暗访57次,出动执法人员2724人次,受理旅游纠纷60起,接听旅游投诉咨询电话1740余个。严格执行省、州、县三级联动处理投诉机制,启动5分钟响应、10小时预警、24小时督办的三级联动处理投诉机制,建立14个指挥中心、开通242家行政单位投诉处理账号,实现投诉自动分析功能的应用,截至目前共收到“一部手机游云南”投诉平台有效投诉件219件,办结率100%,平均办理时长5.71个小时。4月28日红河州游客购物退货监理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各县市游客退货受理点同步成立,红河州游客购物退货监理中心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开通专线电话统一受理游客退货诉求,通过信息化监督手段实现公开、快速、有效办理消费投诉。
在今后的工作中,州文化和旅游局将一如既往地强化措施,统筹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大力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切实抓好旅游革命及“一部手机游云南”工作任务建设,全力挖掘、打造、丰富、提升“三千四百年”七张靓丽的名片,进一步提升“云上梯田·梦想红河”的品牌内涵,全面加快红河旅游转型升级步伐,努力将红河打造成云南旅游新方向。
感谢你们对我州文化和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9年8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