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039-99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红农函〔2019〕46号
  • 发布日期: 2019-12-06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70号提案的答复

  民革红河州委:

  你委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打造红河州绿色食品产业,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的第170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的建议办理情况

  (一)政策环境方面。按照成发省长调研红河州提出的打造“世界一流、中国最优”绿色食品加工中心的指示,我局已牵头完成了《红河州绿色食品加工中心发展实施总体规划(2019—2023年)》和弥勒、泸西两个《绿色食品加工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在省打造“绿色食品牌”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上由州长向省长作了专题汇报,争取到省政府支持我州将弥勒绿色食品加工园区建成云南省绿色食品加工中心,明确省直有关部门要积极支持红河州。同时,我局已牵头起草了《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产地环境更加生态环保、资源利用更加节约高效、绿色供给能力明显提升的发展目标,提出了优化农业主体功能与空间布局、提升农业资源保护和利用水平、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加强生态系统养护与修复、健全创新驱动与约束激励机制、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地、营造农业绿色发展氛围、建立完善考核奖惩制度等工作措施,待政府审定后以州委办、州政府办文件印发执行,努力从点到面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二)社会环境方面。今年以来,全州农业系统分管“三品一标”认证工作的副局长、机构主要负责人和相关业务人员共54人参加了“三品一标”业务培训,49家企业参加了无公害内检员培训。我局人员深入全州13县市38家企业进行了有机、绿色认证宣传动员。在今年第十二个“世界认可日”来临之际,我局与州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开展了“认证认可促进供应链提升价值”的主题宣传活动,围绕有机产品认证认可相关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宣传,共展出宣传展板12块,发放宣传册(单)计1000余份,同时开展现场咨询服务230人/次,现场快速检测蔬菜样品12个,从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都着力开展宣传,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生态环境方面。一是全面完成畜禽禁(限)养区划定和关闭搬迁工作。全州13县市均已完成畜禽养殖禁(限)养区划定,共划定禁养区223个,面积2317.818平方公里,关闭或搬迁禁限养区内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41个,完成率100%。二是实施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工作。在蒙自、个旧、开远、弥勒、元阳5县市开展“三类重点区域”水稻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试验示范,完成土壤和水稻样品采集工作,样品已寄送到农业农村部环保所进行样品前期处理工作。三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测土配方施肥483.36万亩,推广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323.57万亩次,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250.2万亩次,全州农药使用量7728.4吨(行业统计数据)、化肥使用量(折纯)25.89万吨,分别同比减少291.3吨、15761吨,农药化肥实现负增长。四是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大力实施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现全州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置率达80.2%,规模养殖场综合利用率达93.9%,全州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0.24%。通过强力整治农业污染,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四)奖励扶持方面。积极申报争取上级政策性奖励扶持,以花卉为主导产业的开远现代高效农业园已批复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得中央补助1亿元;石屏县杨梅已争取到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可获得中央资金200万元;全州遴选蒙自市水果产业、石屏县水果产业、建水县水果产业、泸西县蔬菜产业、开远市花卉产业、元阳县梯田红米产业、河口县水果产业、绿春县茶叶产业申报创建云南省“一县一业”示范县,已有蒙自水果、开远花卉批准为全省20个“一县一业”示范县,创建县市在连续3年创建期内,每年可获得省级补助3000万元;组织指导7家茶叶生产企业的10307亩绿色茶园、1609.7亩有机茶园、6个绿色食品、1个有机产品,申请全省茶产业绿色发展补助资金151.2万元;正在组织弥勒市申报建设国家绿色农业发展先行区,梳理《云南省培育绿色食品产业龙头企业鼓励投资办法》出台以来的涉农招商引资项目,鼓励企业申报资产性投资奖补资金。此外,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已对所有绿色食品申报主体认证审核费和标志使用费统一下调20%,免收国家级贫困县绿色食品申报主体的认证审核费和标志使用费,州县农业农村部门已按职责协助做好收费政策宣传和标准执行工作,推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

  二、关于“大力创建‘绿色食品’品牌”的建议办理情况

  主要按照优质产品认证化、认证产品商标化、商标产品名牌化、名牌产品市场化路径,推动全州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实现协同发展。

  (一)优质产品认证化。主要推行“三品一标”认证和标志使用,推广农产品质量追溯体系建设,帮助农产品实现内在品质差异的外在化。截至目前,全州172家企业285个产品获得有效“三品一标”认证,其中:州内绿色食品认证企业77家、产品141个,有机产品认证企业36家、证书43份,有机产品认证数位居全省第八位,比2018年上升一位,共有272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上线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累计生成产品追溯信息689条;237家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上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平台,通过省级平台对农产品生产环节的追溯,国家平台对流通及入市前的追溯,实现了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入市的全链条追溯。

  (二)认证产品商标化。主要推进“县县有地标”工作,推广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注册和使用。在开远蜜桃、蒙自石榴、建水酸石榴、石屏杨梅、弥勒葡萄、石屏青绵羊、泸西苦荞、泸西高原梨、红河棕榈9个农产品通过地理标志认证的基础上,新增红河哈尼梯田红米、西北勒苹果、弥勒葡萄申报地理标志产品,绿春胡椒、河口香蕉申请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泸西县全国高原特色农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完成“红高原·泸西”区域公用品牌图形商标、含G20符号的果蔬公用品牌图形商标注册,开远市“七彩云菊”花卉公用品牌商标注册进入审查阶段。目前,全州拥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1件,分布在除个旧、红河、绿春、河口以外的9个县市。

  (三)商标产品名牌化。主要以地理标志产品商标和集体商标作为区域公用品牌创牌对象,以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商号和商标作为企业品牌创牌对象。今年以来,在红河州和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和源”牌石榴、河口云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云河”牌香蕉入选2018年云南省“十大名果”的基础上,组织指导33家企业农副产品申报参与2019年云南省“10大名品”评选,7家企业进入初选名单,最终“蒙生”石榴、阳光果业早香蜜桃、“晨滇滇”牌红阳猕猴桃评为2019年云南省绿色食品“10大名果”。全州《品牌思维与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策略》的专题培训,对州县农业系统具体从事相关工作的领导干部认知品牌、规划品牌创建提供了重要指导。云南省首档精品农业栏目——《乐农家园》的首期节目拍摄和“建设美丽云南·最美云品牌”主题采访活动首站采访聚焦红河州,成功借助20家中央与省级媒体,完成了融媒体矩阵的农业品牌传播和特色产品推介。目前,正在开展“梯田红米”和“红河州花卉”区域公用品牌规划编制项目采购的前期工作。

  (四)名牌产品市场化。主要以线上渠道作为名牌产品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的突破口,以线下渠道提升名牌产品体验性。线上:去年,红河州农业信息网共发布农产品信息1307条,红河州农产品信息网共发布市场供求类信息14222条,“云农12316”三农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发布农产品等各类信息共计921条,州级召开了“一部手机游云南”平台农产品营销动员会,为全州各类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群众等及时有效提供了大量服务“三农”的指导性信息,在品牌宣传和市场营销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蒙自大枇杷”“西北勒苹果”“弥勒红糖”“金边玫瑰花茶”等特色农产品直播活动引爆了单日销量;蒙自市被评为“2017-2018年电商示范百佳县”,排名全国第17位、全省第3位;蒙自石榴荣登“2017—2018年地标农产品电商品牌榜”,在京东平台水果类目销售排名第1名;小黄姜抢占拼多多平台销量第一。今年,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盒马鲜生CEO侯毅赴蒙自市实地考察,双方就加强农产品原产地供应链等方面的合作达成初步共识,为下一步加强深度合作双方签署框架协议奠定基础。线下:去年,依托在北京、上海、东莞、深圳、杭州、成都等大中城市和州内各县市建成的20个红河高原特色农产品销售体验中心,完成农产品销售额9805.1万元,大中城市销售比重达到85.8%;各类会展及产销对接活动签约金额达716.71万元。今年以来,组织企业参加了“2019上海·全国优质农产品博览会”、第十四届中国云南普洱茶国际博览交易会、2019南亚东南亚国家商品展暨投资贸易洽谈会等展会推介,成功举办了第二十届中国昆明国际花卉展开远分会场和红河基地开放日活动和第8届云台会绿色食品产业合作对接会,红河农产品品牌认知度和影响力不断提高。

  三、关于“建立多元化绿色食品产业投入机制”的建议办理情况

  今年初,州级财政已安排2亿元作为母基金,争取设立10亿元以上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园区建设,由州工业和信息化局拟定产业发展引导基金管理办法。同时,州政府正在研究整合优质资产,组建实体化集团公司灵活融资,以股权形式进行绿色食品加工园区产业投资,并请求省级帮助指导,由弥勒市作为申报主体,通过发行专项债券的办法,募集园区建设资金,确保园区建成并发挥效益。泸西县在全省率先开展了“担保抵押组合化、贷款投向多元化、风险分担层次化”的“乡村振兴贷”试点工作,积极解决农业投资主体贷款“难”、贷款“贵”的问题。

  四、关于“以工业园区的管理理念,逐步建立县(市)高效、规范的现代高原特色农业园区”的建议办理情况

  全州立足红河州北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综合开发、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三大板块”,积极探索农业投资公司或村集体收储土地统建统租的流转方式,着力解决“有商来、无地给”问题,加快土地向产业园区集中、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形成万亩连片产业带25个,同时着力实施“一园两区”即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高效规范发展。去年以来,新增建水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开远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元阳红河谷现代生态蔬菜产业园列入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累计创建省级产业园5个,开远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成功申报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红河州花卉、建水县早熟柑橘、元阳县梯田红米列入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名单;开远市、泸西县申报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石屏县申报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截至2018年底,全州水果(252万亩)、梯田红米(18万亩)面积居全省第1位,蔬菜(197万亩)、花卉(28万亩)面积和肉类总产量(47万吨)居全省第2位,中药材(119万亩)面积和产量居全省第3位。13县市的26种“名、特、优”农产品纳入《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规划》。

  五、关于“健全农产品质量体系,扩大绿色食品海外市场”的建议办理情况

  目前,全州累计制订推广运用18个特色农产品地方标准,农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稳定保持在98%以上,蒙自市、建水县成功创建国家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泸西县成功创建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完成330余个37.9万亩出口基地备案,惠及农户8万余户,示范区内3家企业被推选为省级“同线同标同质”企业,其中红河州和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云南省向商务部推荐的9家企业之一,“和源”品牌被云南检验检疫局作为唯一达标的企业推荐为云南名牌产品,通过实施出口食品企业“逐一帮扶”行动计划,红河州和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获得有机石榴认证;云南唐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获得ISO22000、ISO9001、HACCP认证;天第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HACCP体系认证考核。

  近年来,根据农业农村部《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与农业农村重大创建认定、农业品牌推选、农产品认证、农业展会等工作挂钩的意见》,追溯管理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认定和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发行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的硬性条件,参加全国农业展会的前置条件,参加境外展会的优先条件。为健全农产品质量体系,以提升我州农产品形象,州县农业农村部门大力推进农产品质量追溯推广应用,全州100家“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和49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上线云南省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上线率为61%和72%;90家“三品一标”认证企业和37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上线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信息平台,上线率为55%和54%。

  感谢你们对我州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