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037-856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红农函〔2019〕37号
  • 发布日期: 2019-12-05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60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委员第21活动组(云锡公司):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第十二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提高土地集约化经营程度,促进农业跨越发展的建议》(第160号提案),已转交州农业农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提案中所提建议的办理情况

  (一)关于“不断规范引导土地流转,加快解决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土地需求增长较快的问题”的建议。为规范有序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州农业农村局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以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和资源利用率为导向,引导土地要素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中,初步形成了“市场调节、政府引导、流转有序、管理规范”的土地流转管理机制。截止到2019年6月底,全州农村土地流转总面积为95.5万亩,占农村承包土地面积的26.3%,其中:流转入农户的有42万亩、流转入家庭农场2.6万亩、流转入合作社的有8.3万亩、流转入企业的有27.5万亩、流转入其他主体的有15.1万亩,有效地解决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土地需求增长较快的问题。

  (二)关于“探索建立土地互换制度”的建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承包方之间为方便耕种或者各自需要,可以对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互换,并向发包方备案”。红河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依托正在开展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前提下进行互换并地,有效解决了承包地碎片化问题,充分激发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活力,适应了现代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需要。

  (三)关于“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发展规模经营”的建议。红河州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注重用新理念、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农业,着力推进“农业+工业”“+互联网”“+旅游”“+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拉长农业产业链条,拓展农业多种功能。红河州工业园区生物加工区、红河县工业园农产品加工区、建水青云轻工业园区、泸西县轻工业园区、绿春县生物产业园区、弥勒食品加工园、石屏豆制品特色产业园区等7个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步伐加快,现已建成面积32350亩。弥勒市食品加工园区孵化园6栋5.3万平方米标准厂房投入使用,云南生物谷大健康产业园、俊港中药饮片、有机油茶产业化示范及精深加工项目等25个项目入驻园区;大力培育农产品电商微商,发展有农产品电子商务企业206家、网店5000余家;全州从事休闲农业的经营主体352户,从业人数9900人,带动农户10564户。弥勒市被认定为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建水县南庄镇被列为2018年农业农村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兴村强县行动示范项目实施乡镇,建设聚合农业文化旅游元素、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弥勒太平湖小镇、东风韵小镇、元阳哈尼梯田等特色小镇,以农业特色产业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四)关于“通过招商引资开发农业项目,稳定土地流转”的建议。一是高质量包装项目。紧扣《红河州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弥勒泸西一体化发展”、石屏建水“一湖两城”等空间布局连片成带规划和包装大项目,做到“可投资、可申报、可招商”。储备绿色食品重点招商项目16个、红河谷农业产业招商项目10个,将49个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列入2018年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重点建设项目库;成功谋划包装了4万亩元阳县红河谷现代生态蔬菜产业园建设项目,意向签约企业10家,意向投资2.95亿元。二是全方位推进产业招商。盯紧国内500强和行业领军企业,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构建产业链进行招商,成功引进了汇源集团、正大集团、海升集体、江苏北斗星等行内领军企业。截至目前,参与引进并落地实施13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完成引进省外到位资金20.25亿元,其中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推进组完成引进省外到位资金10.12亿元,完成州下达年度目标任务的101.2%;汇源集团项目预计总投资300亿元、海升集团预计总投资4亿元、北斗星集团协议投资1.02亿元。三是加快项目推进。实行重点项目调度月报制度,49个投资总额在5000万元以上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5.25亿元,现已完成投资33.29亿元。广东温氏集团三百万头生猪产业化养殖基地项目建设顺利推进,蒙自、弥勒、建水、开远四个良种猪繁殖供种基地完成投资2.2亿元,其中建水青龙、弥勒新哨种猪场已建成投入养殖生产、存栏种猪1.2万头,蒙自冷泉、开远中合营两个种猪场预计年底完成土建工程;红河、元阳两县生猪养殖产业易地集中式扶贫项目建设进入主体工程建设阶段,现已完成8幢标准化猪舍主体工程建设;家庭农场建设完成投资2.57亿元,建成投产23栋,在建130栋,76栋正在按程序办理相关手续。云南(红河)现代花卉产业园现已入驻企业27家,累计完成投资23.1亿元,流转土地4.03万亩。

  (五)关于“做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储备工作”的建议。2017年以来,我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关于增减挂钩政策助推脱贫攻坚的相关要求,紧紧围绕助力乡村振兴、易地扶贫搬迁等工作,进一步加大增减挂钩项目实施力度,及时组织各县市认真开展了搬迁村庄建设用地、腾退的农村宅基地、空心村、其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工矿废弃地等的摸底调查,通过摸底调查,对具备条件的地块,组织编制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及时上报省自然资源厅审查,截至目前,全州编制上报并经省自然资源厅批准拆旧复垦安置方案50个,拆旧区总面积23025亩,预计复垦新增农用地22735亩,其中耕地13123亩,拆旧区预算投资规模38767万元。目前,各县市正在按照实施方案要求抓紧开展拆旧复垦工作。

  在省自然资源厅已批准实施方案的基础,2019年5月份以来,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再次组织各县市对增减挂钩实施潜力进行调查核实,对已调查核实的地块及时组织县市开展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工作,截至目前,已编制了16个增减挂钩实施方案,其中14个已通过审查,待修改完善后可上报审批。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为加快推进红河农业发展集约化经营程度,我州前期虽然做了很多工作,但依然存在如下问题。

  (一)土地流转尚不规范。一部分农户土地转包、出租过程怕麻烦,不愿到乡村流转服务点报备登记,只是口头上承诺和协定,即使有书面合同,也是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明确,权利义务不清楚,一旦发生纠纷,农民权益得不到及时保障。

  (二)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新型经营主体还不强,虽然数量不断增多,但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步伐较缓,缺少区域性的全产业链农业集团企业。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困难,导致生产经营规模受限、技术提升难、品牌打造与市场拓展乏力等问题。

  (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够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产品大多以初级产品的形式直接进入市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农产品综合加工率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不长、不完整,价格深受市场波动影响,造成农产品滞销,农民收入不稳定。

  (四)农业产业“小而全”问题突出。我州农业产业种类丰富,但普遍存在适度规模经营比重偏小、主导产业不够突出、传统种养殖模式较为普遍等问题,“一村一品、一县一业”新格局尚未形成,规模效益比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

  (五)土地增减挂钩项目资金缺口大。土地增减挂钩实施方案批复后,复垦资金筹措困难。

  三、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州农业农村局、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按照州委、州政府的部署要求,重点抓好以下五项工作:

  (一)完善土地流转管理。一是建立健全州、县市、乡镇、村四级信息畅通、运转高效、服务规范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为有土地流转意愿的供需双方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二是加强流转合同的备案登记。对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户签订的土地流转合同,及时进行备案登记,及时纠正违反法律法规、政策文件的合同内容,维护流转双方的合法权益。三是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鼓励农民承包地流向农村适度规模经营主体;鼓励以互换方式解决承包地块细碎化,引导农民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互换并地,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二)建设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全力推进“水果、蔬菜、花卉、梯田红米、规模养殖、中药材”六大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打造特色优势农产品、绿色食品牌精深加工专用原料基地。同时,进一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建设市场在外、基地在内、以销定产的外向型优势特色农业基地,着力提升全州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三)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涉农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个体工商户、农村经纪人投身农业创业;将具有一定生产规模、资金实力和专业特长农村专业大户,引导发展成为家庭农场;鼓励农村种养大户、运销大户、家庭农场和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利用各自优势和资源,多层次、多形式组建合作社,扩大合作社对优势产业和基地农户的覆盖面。重点培育加工规模大、行业集中度高、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龙头企业,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优化招商引资项目。紧扣《红河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云南(红河)现代花卉产业园发展规划》,依托“三大板块”,突出“六大产业”,积极谋划重大项目,包装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确保项目储备做到“可投资、可申报、可招商”。大胆“走出去”,积极“请进来”,以长三角、珠三角、闽三角、京津冀经济圈四大区域为主攻片区,盯住区域内行业领军企业和投融资公司,力争引进一批国知名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六大重点产业开发,在带动特色优势产业高品质发展的同时,带动本地新型经营主体壮大发展和农民增收。

  (五)继续做好土地增减挂钩工作。下一步,州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将进一步加大对县市的督促和指导,对增减挂钩实施潜力再进行深入细致调查核实,并结合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对增减挂钩潜力资源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扎实做好项目储备,确保增减挂钩实施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利用。

  感谢你们对我州加快农业跨越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