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036-20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红农函〔2019〕28号
- 发布日期: 2019-12-02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第174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教科卫体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抓住关键要素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富州战略的建议》的第174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实施乡村振兴富州建设,是州委、州政府按照党中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对红河发展新要求作出的决策部署。你们所提的建议,确实是我们必须抓好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工作,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州农业农村局进行了深入研究并统筹有序推进了相关工作。
一、关于“加强党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建议
州委、州政府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把“三农”作为重要工作抓紧抓实。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今年成立了以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红河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高规格推动乡村振兴。二是强化总揽全局。今年,按照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的部署,州农业农村局牵头起草并报州委、州政府研究审定,出台了红河州《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完成“三农”工作硬任务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三农”优先发展的导向,统一了工作步调。三是推动资源力量下沉。按照“三农”优先发展的要求,我州以脱贫攻坚总揽全局,坚持干部配备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优先保障,全体总动员、全员抓落实,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大会战,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2018年,全州下达了各级财政支农资金43亿元、同比增长21.08%;2019年上半年,全州下达各级财政支农资金55亿元、同比增长了133.36%。目前,石屏县、泸西县已率先实现了脱贫摘帽,为全州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四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全州各级党组织全面开展党支部规范化建设,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不断突显。今年,州县还增派了18名干部到贫困县和部分乡镇挂职,进一步加强了县乡工作力量,有效调动了基层党员干部的干事激情。五是科学制定规划。对标国家和省乡村振兴战略工作部署,我州今年6月已制定出台了《红河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统筹部署了全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22项主要发展目标,以及111项重大工程、重大计划、重大行动,指导全州各地有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见效,还同步研究制定了《中共红河州委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州、县、乡、村四级责任分工,以及州直行业部门131项具体工作任务。在国家和省、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的框架内,全州各县市迅速组建专班,抽调精干力量,结合县情实际启动了县级乡村振兴战略规划编制工作,目前13县市均已编制形成了初稿。
二、关于“加强育才引才工作,加大乡村振兴富州的智力支撑”的建议
我们统筹州级有关部门抓紧抓实了相关工作。一是加强农业类学校和职中建设。州农业学校新校区纳入红河职教园区建设规划,与其他普通中专学校新校区同步统一设计、建设、使用,2018年8月已入住办学,州级财政每年安排农业类学校1000万左右的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州农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2019年已实现招生2246人,各县市中职学校现有在校生1万余人。二是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积极争取项目资金,近年来每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以上,全州已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920人。今年以来,争取非贫困县项目资金148万元,计划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560人,目前正在有序实施。三是加强服务人才培育。不断加强“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服务人才培育,依托州委党校持续办好2018级、2019级两期“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干部专业化提升班”。大力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全州招募了“三支一扶”人员126人,广泛服务于医疗、农业、教育、水利、扶贫等行业。四是积极推进专业人才培育。大力开展贫困地区技能扶贫、农村短期实用技术等培训,为农业农村培育专业人才,全州培育了11名“云南省首届百名农技推广大使”,培育农村实用人才82093人,其中生产型38086人、经营型7610人、技能服务型13847人、技能带动型13866人、社会服务型8684人。积极培育非遗传承人,全州培育各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1590人。五是支持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积极出台政策,支持鼓励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尤其是出台了“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满考核合格后直接补充进入服务单位、参加公职人员招考优惠、事业单位定向招考等政策。
三、关于“结合实际,着力壮大乡村产业”的建议
近年来,我州坚持围绕北部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综合开发和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两区一带”建设,依托规模化布局、园区化推进、标准化生产、组织化引领、品牌化打造、融合化发展“六大抓手”,不断加快高原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和增加值2018年分别增长6.2%、6.3%,今年上半年分别增长5.3%、5.4%。一是稳妥推进农业农村改革。有序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全州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接近尾声,共调查农村土地承包农户80.9万户,颁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79.3万本,实测承包地1014.5万亩,确认家庭承包耕地面积1000.3万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开远、建水列入全国第三批整县(市)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有序推进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农垦改革、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等各项工作。二是发展壮大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壮大水果、蔬菜、花卉、梯田红米、规模养殖、中药材“六大产业”,积极打造“一村一品、一县一业”,蒙自市、开远市进入全省20个“一县一业”示范创建县建议名单。今年上半年,全州水果、蔬菜、梯田红米、花卉、中药材种植面积分别达289.45万亩、145.68万亩、19万亩、19.55万亩、105.07万亩,生猪出栏227.49万头,肉类总产量27.05万吨。目前,全州水果、优质稻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花卉园艺、中药材种植面积和生猪出栏、肉类总产量居全省第二,蔬菜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三。三是积极打造“绿色食品牌”。启动“世界一流、中国最优”绿色食品加工中心规划建设,累计创建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等5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红河州花卉、建水柑橘、元阳梯田红米列入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名单,元阳县13万亩梯田“稻-鱼-鸭”高效种养基地建设项目成功申报国家2018年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全州已认证有机农产品企业10个、产品13个,认证绿色食品企业5个、产品13个,认证无公害农产品企业1个、产品1个。四是加大科技兴农力度。累计实施高效节水农业面积67.51万亩、喷灌面积17.34万亩、滴灌面积30.42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58.29万亩,建成了朱有勇院士工作站和赵久然专家工作站,与云南省农技推广总站、云南大学农学院合作建设了110亩科技示范基地。五是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业+工业+电商+特色小镇”等,全州发展农产品加工企业816户,7个贫困县实施的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通过国家层面专家评审,启动建设以花卉为主导产业的“知花小镇”,开远高效现代农业园成为今年全省唯一、全国首家以花卉为主导产业进入国家级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的园区,弥勒市创建为国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建水县南庄镇列为2018年农业农村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兴村强县行动示范项目实施乡镇。今年上半年,全州完成农产品加工产值65.08亿元、增长22%,实现电子商务网络销售9.8亿元、增长26%。
四、关于“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提高乡村生产生活水平”的建议
我州始终突出补短板、强弱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建水(个旧)至元阳等10条高速公路加快建设,今年以来新改建农村公路318公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2805公里,全州100%行政村通硬化路,泸西县获“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称号。二是加快农业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开工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588件、已完工316件受益19.26万人,有序推进弥泸大型灌区、石屏大型灌区前期工作和红河县跑洛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推进实施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25.67万亩。三是加快电力基础设施建设。开工建设一批水电站和风电场,全州建成农村电网110千伏变电所78座、35千伏变电所129座、10千伏配变32230台,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75%。四是加快农村网络通讯建设。大力实施“宽带红河”建设,全州农村光缆通达率比2015年底提高4%,农村宽带网络覆盖率达到99.0%,农村4G网络覆盖率达95.23%。五是加快“森林红河”建设。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开展乡村绿化美化行动,全州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个、已公示待命名30个,创建省级生态乡镇45个、待命名的有40个,创建州级生态文明村(社区)1119个。积极推进古树名木保护,认养和挂牌古树名木2370株。六是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开展以“三清一改一提升”为重点的村庄清洁行动,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创造性地开展了铁路沿线人居环境整治和香蕉果袋清理整治专项行动,目前全州村庄生活垃圾治理率达98.8%,乡(镇)镇区污水处理设施覆盖率达47.5%,农村卫生户厕覆盖率达51.7%,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覆盖率达24.8%,自然村硬化路通达率达80%。七是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在巩固前期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今年元阳、绿春、金平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省级评估,全州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全覆盖。八是加快健康乡村建设。蒙自、开远等7县市人民医院通过《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基本标准》达标验收,全州大病患者救治率99.84%,91%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1%的村卫生室可提供中医药服务。九是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州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与扶贫退出标准实现“两线合一”,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符合参加人员全覆盖,有各类养老服务机构583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463个。
下一步,我们将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围绕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要求,按照全州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突出脱贫攻坚这个优先任务,抓实示范创建,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加快推进“乡村振兴富州”建设。
感谢你们对我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