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1034-915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
  • 文号: 红农函〔2019〕22号
  • 发布日期: 2019-12-02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农业农村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第90号提案的答复

钱丽波委员:

  你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力度的建议》第90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红河之贫,在于贫困人口多。2018年末,全州尚有441个贫困村、64796户26.5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脱贫人口中,缺技术占39.2%。近年来,我州坚持大扶贫格局,依托中央、省、州安排的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及产业扶贫发展资金,全力加大建档立卡贫困户培训和技术指导,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夯实了产业基础。

  一、关于坚持产业扶贫的建议

  根据《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制定出台了《红河州关于加快推进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及三个配套实施方案。明确了围绕建档立卡户开展全方位的技能扶贫培训,实现建档立卡户全覆盖,让有意愿、劳动能力参加培训的建档立卡最少掌握1-2项实用技术的目标任务。各级部门坚持以特色农业为基础、经营主体为主导、城乡联动为依托、农民就业增收为目标,把新机制、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引入现代农业,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创新产业链与农民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构建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截至2018年,建水特色水果现代农业产业园、开远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园、元阳红河谷现代生态蔬菜产业园3个产业园列入第二批省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争取到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支持2500万元,现累计创建有省级产业园5个,占全省总数26个的19.3%;云南(红河)花卉、建水脐橙、元阳梯田红米列入了云南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名单,占全省总数43个的7%;元阳县13万亩梯田“稻-鱼-鸭”高效种养基地建设项目成功申报国家2018年区域生态循环农业项目,争取到中央、省级财政资金支持1250万元;通过引入外资入驻开发,全州累计农业龙头企业达364户,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59户、州级重点龙头企业224户;成立发展农民合作社3284个,有州级以上示范社236个,入社农户数17.4万户、入社比例为21.7%;家庭农场215个,户均规模经营面积146亩,17个家庭农场被评为省级第一批示范家庭农(林)场,随着农业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产业扶贫覆盖贫困户达15.19万户、62.92万人。

  二、关于贴近实际,注重实效的建议

  各级职能部门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创新培训模式,结合实际,注重实效,加强技能培训和科技上门服务,提高实用性和针对性。

  (一)高质量遴选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按照”科教兴农、人才强农、新型职业农民固农“的战略要求,着力培养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依托中央、省安排的农业生产发展专项资金,采取课堂教学、现场操作、学习考察等方式,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2018年,全州累计争取中央和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资金2622万元(中央2335万元、省级287万元),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1.0920万人,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52万人。2019年,争取中央及省级资金148万元,计划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560人。

  (二)紧密结合关键技术开展培训。职能部门围绕就业技能、特色种植、特色养殖、农产加工等开展实用技术培训,使每个接受培训的贫困人口掌握脱贫致富的技能和实用技术至少1-2项。一是实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2016-2017年,农业、扶贫、人社三部门协调配合,争取南北对口帮扶资金和上级培训资金1440万元,完成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培训(南部六县)3.05万人,转移就业2.11万人。二是开展贫困地区技能扶贫培训。2016年-2018年,争取州级农业生产发展资金232万元,完成建档立卡户涉农技能扶贫培训0.2348万人。三是开展有针对性的短期实用技术培训。2018年,围绕“三大板块、六大产业”发展规划,利用冬春有利时机和农业重要时节组织进村入户对建档立卡户开展短期实用技术培训15.59万人次,发放各类资料12.32万份,预计2019年完成建档立卡培训18万人以上,累计培训人数达35万人次,左右,实现了建档立卡户全覆盖,形成“处处抓宣传、人人学科技、个个强素质”的良好工作氛围。

  (三)运用社会资源开展农业技能培训。《红河州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全覆盖实施方案》、《红河州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精准脱贫实施方案》、《新型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奖补办法》,鼓励有意愿、有实力、带动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参与产业扶贫,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和农户,特别是贫困户的利益融合,发挥行业龙头企业、行业协会的技术优势,对农户开展现代种养殖技术培训及推广运用。2018年,全州共有1655个新型经营主体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8.6万户、79.6万人,分别带动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总数21.45万户、91.53万人的86.71%、86.97%。

  (四)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根据《红河州农业局关于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的通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面向农业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招募有较高的拟聘产业技术专长和科技素质、有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热爱农业农村工作、服务意识和协调能力较强且在服务区域有较好群众基础、能提供优质高效农技推广服务的行家里手作为特聘农技员,签订服务合同或服务协议,约定特聘农技员服务期限、服务任务和服务收入等,结合本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求、带动贫困户精准脱贫等要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技指导、咨询服务、政策宣传贯彻等工作,培养一支精准服务产业需求、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带领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技术服务力量。2018年,全州6个补助项目县市实施农技推广特聘计划(贫困县3个,非贫困县3个),招募特聘农技人员30名。

  (五)组建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组建贫困县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的部署要求。全州共建立袁隆平、朱有勇、唐启升3个院士工作站和赵久然、凌启鸿、蔡祖聪、李民赞、陈厚彬、任贵兴6个专家工作站。全州共组建贫困县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49个,参与专家178人,其中:贫困县市产业扶贫技术专家组41个,参与专家141人(省级科研推广单位专家2人,州级科研推广单位专家4人);云南省贫困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扶贫专家组8个,参与专家37人(省级科研推广单位专家17人,州级科研推广单位专家5人),围绕贫困户急需的关键技术,开展了百名专家下基层活动,切实解决农村缺技术,少人才等问题。

  (六)建立产业指导员制度。围绕《红河州农业局  红河州人民政府扶贫开发办公室关于建立贫困户产业发展指导员制度的通知》,截至2019年3月,在全州13县市138个乡镇1078个村委会共选聘贫困户产业指导员2475名,涵盖全州798个贫困村。

  三、关于以技能为本,提高脱贫致富能力的建议

  我州按照园区带动,技能支撑,建档立卡户参与的方式,不断提高建档立卡户脱贫致富能力。

  (一)抓经营主体培育,拓宽就业空间。全州建成万亩以上规模产业带24个、千亩以上集中连片基地67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种、畜、渔”结构合理,“产、加、销”功能齐全,“大、中、小”共同发展的新格局。通过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庄园、家庭农场和种养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培育农业企业“小巨人”等一系列措施,带动了贫困地区农业向规模、集约、高效方向发展。

  (二)实施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解决关键技术难题。我州制定出台了《红河州引进高层次急需人才暂行办法》、《红河州引进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服务办法》等“8+5”人才系列文件,先后建立了袁隆平、朱有勇、唐启升3个院士工作站,钟彩虹、陈厚斌、赵久然、凌启鸿、蔡祖聪、李民赞、任贵兴7个全国知名专家工作站,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云南农大等单位合作共建技术创新研究机构,设立水稻、水果、蔬菜、花卉、生猪等18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试验站,为红河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保障。

  (三)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增强建档立卡自身脱贫功能。近年来,我州成功引进了广东温氏集团、深圳果菜公司、云南天露、浙江海亮、陕西海升、北京宜花、中昆集团(云花科技)等农业龙头企业到红河投资开发,推动了建档立卡户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他们对新技术示范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如广东温氏投资建设的三百万头生猪产业化基地,与温氏企业开展合作的家庭农场,除安排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定期举办技术培训,帮助其学习、运用现代养殖机械设备,带动引导农户由传统农民向掌握现代养殖技能的职业农民、农场主转变;云南省(红河)花卉产业园引进企业合作的农户,从种苗提供、种植管理到产品销售都有企业进行保障,农民在得到较好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全面掌握了现代花卉种植管理技术,开远高效农业示范园区通过技术培训、土地流转等形式,吸引了一大批建档立卡户转移就业。

  感谢你对我州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用技术培训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