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735-75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科技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9-10-0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科技局对州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第120号建议的答复
罗学良等代表:
你们在红河州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给予元阳县中药材产业扶持的建议》第120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红河州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特别是生物医药产业,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丰富的生物资源优势等产业发展优势。元阳县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同样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和资源优势。你们在建议中说,元阳县委、县政府紧紧抓住红河谷经济开发开放带和南部山区综合开发的契机,依靠全县立体气候特征明显、生物资源丰富的优势,编制了《元阳县生物药业发展规划(2017—2020年)》《元阳县板蓝根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元阳县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实施方案》,到2020年,计划全县生物医药规模达30万亩,力争实现总产值30亿元,年产量5万吨以上。目前,元阳县发展中药材产业6.88万亩,中药材产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局非常认同。同时,你们在建议中提出,存在着全县产业规模总体偏小,基地建设投入不够;产业布局较为分散,集中度不高;中药材产业加工空白,市场竞争能力弱等困难问题,希望州委、州政府在中药材产业扶持方面给予倾斜,提高产业补助资金,并协调相关中药企业在元阳境内建设一个集市场、包装、销售为一体的生物产业加工厂和保健品厂。对于这些问题和建议,我局非常赞同,已认识到了这些问题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制约。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努力,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红河州高度重视发展生物医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取得初步成效
2016年6月,州委下发了《中共红河州委 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着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红发〔2016〕17号)文件,决定在巩固提升传统支柱产业的基础上,着力推进一批重点产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作为六大重点产业之一。2017年6月,州政府印发了《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红河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红政发〔2017〕47号)文件,提出了围绕州委、州政府大力发展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战略部署,把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作为红河州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的工作思路。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做大存量、引入增量、扩大总量为主线,稳步建设种、养、培基地,千方百计提升技术含量,着力提高加工水平,努力培育、壮大市场品牌,积极提升营销水平和服务能力。坚持改革为动力、创新为核心、质量为根本、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为保障,紧扣天然药物和健康产品原料、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品生产、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品商贸流通、与健康产业密切相关的研发服务机构、医疗养生服务五个方面,着力推进跨区发展、跨界发展和融合发展。以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发展生物医药健康产品、鼓励发展地方特色健康服务业、构建现代生物医药物流体系、培育“互联网+”新业态为重点。实施道地药材培育工程、产业园区建设工程、产业主体壮大工程、红药品牌打造工程、人才队伍培引工程、研发创新服务工程六大工程。推动哈尼族、彝族、苗族、瑶族等民族中药古方特色疗法产业化发展。努力将红河州建设成云南省重要的中医药及民族药发展药谷,省内领先、国内知名的养老养生、休闲度假基地,滇南道地药材溯源中心,滇南中药材贸易中心和滇南医疗康体服务中心,将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培育成红河州的支柱产业。
根据州委、州政府的要求,红河州着力推进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2018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42.29亿元,其中,生物医药部分71.77亿元。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19%,增加值63亿元,其中,生物医药部分23.81亿元。2018年,红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18万亩,农业产值达46亿元。
通过努力,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是中药材种植(养殖)业快速发展。2018年,红河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18万亩,农业产值达46亿元。其中,三七种植面积18.54万亩,农业产值24.23亿元;灯盏花种植面积0.63万亩,农业产值0.51亿元;重楼种植面积0.91万亩,农业产值3.24亿元;南板蓝根种植面积11.78万亩,农业产值0.83亿元;葛根种植面积2.1万亩,农业产值0.33亿元;白及种植面积0.78万亩,农业产值1.82亿元;砂仁种植面积7.75万亩,农业产值1.81亿元;草果种植面积31.03万亩,农业产值4.09亿元;黄精种植面积0.44万亩,农业产值0.25亿元;生姜种植面积10.14万亩,农业产值2.83亿元。
二是生产加工业增速平稳。2018年,红河州规模以上药品制造产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9.54亿元,占全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1.7%,同比增长4.2%。全州7户规模以上医药生产加工企业中,5户保持增长,其中,云南云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弥勒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2户企业增速最高,分别增长112.8%、88.5%。
三是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完善。全州有药品批发企业19户,药品零售企业1502户(单体零售企业1044户、连锁门店458户),完成物流增加值116.3亿元,同比增长13%,新增投资8.1亿元。组织云南锡业集团物流有限公司完成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企业申报工作,引进上海天地汇在蒙自大物流园区投资13亿元建设红河结算中心和蒙自物流园区,在蒙自市试点实施城乡高效配送重点工程,基本形成城市、乡镇、村为构架的“城乡高效配送双向互漏”综合物流体系。
二、加大对元阳县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指导和支持力度
针对元阳县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红河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根据区域产业发展和园区基础,形成南北两个组团式产业聚集区的产业发展布局。北部产业加工流通聚集区:依托个开蒙创新驱动核,突出个旧、开远、蒙自、建水、石屏、弥勒、泸西7县(市)的生物医药深加工优势,主要布局道地中药材和特色生物资源种植及加工业、生物制药业、医养健康服务业等。南部山区保护开发区:突出红河、绿春、金平、屏边、元阳、河口6县的生物资源优势,主要布局原料基地建设、中药(民族药)生产制造、养老养生康体旅游等产业。元阳县在发展布局中因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承担着生物医药原料基地建设,优质品种保护、培育的重要作用。
我们在工作推进中,力所能及地组织元阳县有关企业积极申报省、州级科技计划项目、经费支持。2016年以来,元阳县获得经费支持共325万元。其中,2016年100万元、2017年95万元、2018年30万元、2019年100万元。这些项目、经费的支持,对元阳县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还不能够完全解决产业发展的问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工作力度,争取对元阳县更大的支持。
元阳县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生物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但是存在着产业发展要素支撑不足等问题。生物医药产业仍处于自主发展阶段,市场经营主体总体弱小,资源保育与开发深度不够,产业发展的各种制约因素比较突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难度较大。这些问题的存在,将长期制约元阳县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为进一步推进元阳县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我们也努力开展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逐步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016年至今,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浙江、江西、江苏、贵州、福建六省(市)医药行业协会,唯美(上海)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嘉事康元医疗器械公司等有关企业到元阳县考察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
红河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任重道远,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的要求,努力工作,切实推进工作的开展。
一是组织实施重点项目。精心谋划,认真筛选,适时增补和调整重点项目储备库,积极争取国家、省对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的支持。以建设优质原料基地、发展生物医药产品、构建现代生物医药物流体系、培育“互联网+”新业态为重点,围绕实施道地药材培育工程、产业园区建设工程、产业主体壮大工程、红药品牌打造工程、人才队伍培引工程、研发创新服务工程6大工程,组织实施一批重点项目。
二是重点培育特色品种。依托红河州气候特征和动植物适生环境,加大对道地中药材的研发力度,增强核心竞争力,因地制宜地培育一批特色品种,建设一批新品种、新技术科技示范园或示范基地。重点发展灯盏花、南板蓝根等药食同源品种,加大对道地中药材的研发力度,增强核心竞争力。
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活动、资源等要素落地的要求,加快相关手续办理,从规划、土地、投资、人才等方面予以优先配套支持,落实生物医药和大健康制造业重大项目发展“一事一议”、重点企业“一企一议”的政策和服务。加强宣传推介,全方位主动出击,积极开展招商引资,力争引进国内更多知名制药企业落户红河。
感谢你们对我州生物医药产业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红河州科技局
2019年8月23日
(联系人:张碧松 联系电话:13508831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