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733-521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9-10-0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对州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第47号建议的答复

林国才等代表:

  你们在红河州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美丽乡村—边境县农村环境综合连片整治工作的建议》第47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人居环境也得到不断改善。但很多农村水污染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甚至威胁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安全。解决农村“两污”(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按照省级要求,我局于2012年组织编制了《云南省红河州农村环境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并经红河州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近几年,都在围绕农村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尽量解决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一、建立领导机构,认真组织实施。根据中央、省关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求,结合河口县实际情况,聚焦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急需解决的村庄环境卫生难题,认真研究制定《河口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分管副县长任组长,14个县级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领导小组,制定《河口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分工方案》,明确了部门职责。各乡镇、农场同步成立了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机构,确保了工作的延续性。同时专项印发了《河口县铁路沿线村庄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案》《河口县香蕉套袋专项治理工作实施方案》,与乡村清洁行动共同组织实施。

  二、强化专项整治,完善制度建设。河口县以村庄清洁行动“三清一改一提升”为工作重点,持续开展每周一扫活动,完善村庄环卫管理机制,实现管理长效化。实行乡干部包保制度,乡党政班子成员及村组干部按照区域,进行分片包干,划分整治责任片区。进一步加强全县乡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引导村组修改完善乡村保洁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措施到位。按照“谁产生谁清理”的原则,建立合理的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将人居环境整治列入村组日常规范,做到用制度管人,用制度规范行为准则,确保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实现规范化、常态化。

  三、农村环境明显改观,村容村貌得到提升。河口县围绕“村庄清洁助力河口乡村振兴”的主题,以《河口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细则(2018—2020年)》文件为基础,坚持脱贫攻坚、示范村建设与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同规划、同实施、同推进,加快推进通村公路、厕所改造、饮水安全、用电保障基础设施项目,补齐农村短板,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提升。

  一是农村卫生环境明显提升。引导河口县村组将村庄保洁制度纳入村规民约,村组建立环境卫生集中清理整治工作机制,282个自然村完成生活垃圾清理645吨,清理村内水塘29个,清理村内沟渠94.8公里,清理村内淤泥59.07吨,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74吨,清理残痕断壁30处,发动农民群众投工投劳2137人次,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1026人次,发放宣传资料6330份,张贴宣传标语502条,财政专项用于村庄清洁行动资金15.7万元,社会力量投入村庄清洁行动资金1.255万元。金平县政府所在地金河镇已建有一座垃圾处理场,垃圾处理采用卫生填埋工艺,处理规模为日平均处理垃圾50t,垃圾填埋场库容为30.3万m3 。其余乡(镇)都没有建成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系统。各乡(镇)收集的生活垃圾一般采取裸堆以及明火焚烧减量的方式处理,农村生活垃圾无有效的清运、处理方式,随意倾倒、抛洒或堆放现象较为普遍。金平县城建成区拥有相对比较完善的污水管网系统及雨水管网系统。有污水处理厂一座,处理能力 0.8万m³/d。目前,其余乡(镇)未建设统一的污水处理系统,排水体制为雨水、污水混合的雨污合流管盖板渠或天然的排水沟顺地势散排到农灌沟渠以及河流中,给乡(镇)、农村环境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二是河口县农村“厕所革命”稳步推进。自实施人居环境整治以来,河口县积极开展户厕提升改造提升工作,截至2019上半年,河口县四乡两镇农村总户数12493户中,卫生户厕4154户,其中,无害化卫生户厕2585户,有条件改造水冲式无害化卫生户厕5598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33.25%。2018年完成户厕改造556座,2019年计划完成1111座,目前完成151座,累计投入资金83万元。村委会所在地公厕提升改造方面,目前全县27个村委会有公厕34座,其中,水冲式公厕23座、旱厕11座。2018年度新建改造公共厕所5座,2019年计划新建改造7座,目前已完成6座,剩余一座已经动工,处在开挖和平整土地阶段。公厕的新建和改造累计投入资金43万元,其中,省级投入资金12万元,县级投入资金9万元,其他整合资金22万元。

  三是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方面,自改造农村牲畜养殖圈舍以来,目前,河口县完成改圈2144户,人畜分离户数2130户,人畜分离集中圈养14户,人畜分离饲养率达39.9%,人畜分离集中圈养率达43%,建干粪储存池1790m³,建污水处理池1432m³,建化尸池624m³,牧畜粪便资源化利用率92.8%,规模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88.9%。农作物污染治理方面,2019年以来农作物秸秆产生量3.2万吨,农作物秸秆利用量1.6万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50%;农膜使用量0.01万吨,回收量0.006万吨,回收率60%;化肥施用量0.56万吨,有机肥施用量2.72万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3.95万亩,肥料利用率达38%;农药绿色防控面积13.22万亩次,专业化统防统治面积5.77万亩次,农药使用量196吨,农药减少量10.73吨;喷灌面积0.01万亩,滴灌面积0.53万亩,水肥一体化面积0.53万亩,高效节水农业面积0.41万亩,农业灌溉节水量达10.8万吨。

  四是突出重点,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河口县投入102万余元(省级资金100万元)实施了瑶山乡水槽村、梁子村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完成污水处理系统2座(水槽村15m3/d氧化塘污水处理系统、顶坪村20m3/d垂直流湿地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生活垃圾临时集中清运场1座,购置了8吨压缩式垃圾运输车1辆、垃圾桶(铁桶)30个、垃圾清扫工具24套;投入330余万元(其中,中央资金180万元)实施了桥头乡桥头村委会白黑村传统村落环境提升工程,建设了生活污水处理系统1套,配备了户用分类垃圾桶(18L)1344个、垃圾斗(3m3)20个、清扫工具5套、拉臂式垃圾车(3m3)2辆,垃圾热解处理站1座;同时,实施了修复文化活动室、新建公厕、道路整治、修建排水沟、修建路肩、路灯安装等项目建设。实施了绿春县7个村委会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积极组织金平县编制完成《金平县藤条江上游田头村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金平县金河镇白马河、马鹿塘两个村委会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等5个乡(镇)6个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并已进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库,项目重点是对生活污水治理、生活垃圾处理、水源地保护和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四、加大整治宣传力度,营造绿色环保氛围。利用QQ、布标、展板等载体,大力宣传国家环保有关法律法规,让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加强乡村清洁工作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感谢你们对我州生态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9年8月28日

  (联系人:白光亮)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