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709-426
- 发布机构: 哈尼梯田管理局
- 文号: 红世遗函〔2019〕3号
- 发布日期: 2019-10-15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管理局对州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第98号建议的答复
张洪磊代表:
你在红河州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强哈尼梯田保护与管理的建议》第98号建议,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红河哈尼梯田是一个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湿地公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等诸多荣誉于一身的人类杰出的千年活态遗产,是中国首个以民族名称命名、以农耕为主题的遗产,自2013年6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功以来,哈尼梯田所蕴含的精密复杂的农耕体系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存智慧得到了世人的高度赞扬,成为了世界农耕文明的典范,中国梯田的杰出代表,越来越多的人到遗产地旅游,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遗产地老百姓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但正如你在建议中所提出的那样,目前哈尼梯田存在着劳动强度大、经济效益低、耕作人员逐年流失或老龄化严重、灌溉沟渠年久失修、水源不断减少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部分梯田改种其他作物、哈尼族传统农耕文化传承面临断层等现象,这对红河哈尼梯田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带来巨大威胁,对保护传承好老祖宗留下的千年遗产带来重大影响,你所提出的“将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所需经费列入州级财政预算,加大梯田水渠的建设和修缮力度,加大对梯田保护的执法力度、通过充实并规范执法力量,加强对哈尼梯田的保护。”建议切合当前实际,对解决当下哈尼梯田保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我局已采纳并就你提出的建议认真研究讨论、制定办理方案、深入实地调研、扎实推动办理。
一、关于将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所需经费列入州级财政预算方面
在2014年9月印发的《中共红河州委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的决定》规定,从2014年起,州级财政每年安排保护管理专项经费1000万元,主要用于遗产保护、管理和民族传统文化发展扶持等项目。2014年、2015年、2016年州级财政每年给予1000万的保护管理专项经费。由于州级财政资金困难,2017年给予340万,2018年给予200万,今年给予130万。这是最近几年州级财政对哈尼梯田保护管理专项资金安排情况,虽然哈尼梯田保护管理专项资金安排逐年减少,但在遗产区内对哈尼梯田的沟渠建设、传统民居保护、村内环境整治、道路建设、文化传承保护等方面总体投入是逐年增多的,州委州政府对世界遗产哈尼梯田的保护管理是高度重视的。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涉及森林、村寨、梯田、水系、文化等要素,涉及面广,工作繁杂,资金需求大,这是当前存在的实际问题,我们已向州委州政府汇报有关这方面情况,希望增加保护管理专项经费。同时,向州人大汇报了有关增加保护管理专项经费的问题,希望在每年预算安排地方出台的自治州相关条例所需经费1000万元中,给予安排《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宣讲、实施等所需经费。
除此之外,《条例》第五条规定:自治州人民政府以及元阳县、红河县、绿春县、金平县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工作,将哈尼梯田保护管理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条例》的要求,我们不断呼吁当地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哈尼梯田的保护管理,并列入当地财政预算。同时,我们将通过政府投入、上级扶持、成立基金会、征收哈尼梯田资源维护费等渠道,不断拓宽哈尼梯田保护管理资金来源。目前,哈尼梯田资源有偿使用征收办法正起草中。
二、关于加大梯田水渠建设和修缮力度方面
水源是哈尼梯田的血液,沟渠是哈尼梯田的血管,修缮沟渠事关梯田存亡问题,是一项高度重要的工作。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积极推进沟渠修复工作。多数哈尼梯田灌溉沟渠地处深山老林,地质灾害频繁,沟渠抗自然灾害能力弱,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县遗产区沟渠普遍损坏严重,很多沟渠年久失修。为切实掌握沟渠现状,我局组织相关人员深入调研,认真分析,认为全部同时修复损坏沟渠难以实现,采取逐年投入修缮的方式恢复沟渠。经研究,决定今年修缮损坏较严重而又亟需疏通的红河县撒玛坝梯田规作沟渠、绿春县腊姑梯田沟渠、金平县阿得博梯田上寨沟渠。预算投入修缮资金约260万,目前,绿春县腊姑梯田沟渠、金平县阿得博梯田上寨沟渠已开始施工,红河县撒玛坝梯田规作沟渠前期工作已完成;二是建立监测站加大对沟渠的监控。在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县哈尼梯田十大片区内建立监测站,聘请监测员,负责对水系沟渠、森林、梯田、村庄、文化等要素进行日常监测管理,密切关注哈尼梯田变化动态,及时记录并上报相关信息。同时,每一个自然村指定专人作为“沟长”,专门对沟渠、水源进行保护管理;三是设立沟渠修复专项资金。我局协同水利等有关部门向州委、州政府积极争取哈尼梯田灌溉沟渠修复项目资金支持,设立哈尼梯田灌溉沟渠修复专项资金,由我局根据各县各地区修复沟渠的需要,给予专项补助。
三、关于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对梯田的保护方面
一是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梯田保护有法可依。2012年7月州委州政府颁布实施了《条例》,明确规定了哈尼梯田重点保护范围、保护内容、州县人民政府以及管理机构职责、禁止行为、奖惩办法等,哈尼梯田保护管理机构依据《条例》赋予的权力依法保护;二是聘请监测员加大执法力量。在元阳、红河、绿春、金平“四域十片区”内每个片区聘请一名监测员,对森林、村寨、梯田、水系、文化等要素进行日常监测管理,一旦发现梯田改种其他作物、沟渠阻塞或者在保护区内违规建房、擅自采砂取石、滥伐林木等情况,第一时间上报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阻止违法行为;三是开展综合治理加强执法力度。为保护好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州县梯田管理部门一直在开展综合治理工作,特别是在元阳县,成立监测执法大队,建立健全红河哈尼梯田保护管理长效机制,实行“一天一巡查、三天一整治、一周一打击”常态化工作制度,加大动态巡查执法力度,按照《红河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村庄民居保护管理办法》和《红河哈尼族传统民居保护修缮和环境治理导则》,严格执行民房建设审批制度,对房屋层数、建筑面积、色彩风貌予以控制。对符合条件、选址不影响梯田景观的建筑物,按申报程序审批;不符合条件或影响自然生态景观的,坚决制止和整治。近年来,投资3000多万元,配置了执法车、垃圾清运车、垃圾箱等设施,实施了15个村庄的“两污”处理项目,建成“旱改水”公厕31座;投资1000万元实施了4个垃圾热解项目,垃圾净化处理实现哈尼梯田核心区全覆盖。投资60多万元,组织发动干部群众深入遗产区18个村委会,在公路沿线、村庄内外、田间地头开展以清扫垃圾、清理水沟、绿化美化为内容的环境综合整治,不断改善人居环境,惠及广大原住民。下一步,在红河、绿春、金平县也开展相关综合整治工作,加大对哈尼梯田的综合执法力度,确保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哈尼梯田永续发展。
今后,我们将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做好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各方面的工作,确保世界遗产红河哈尼梯田各要素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感谢你对我州哈尼梯田保护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9年8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