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637-822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科技局
  • 文号: 红科函〔2018〕5号
  • 发布日期: 2018-09-26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科技局关于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26号提案的答复

杨冰委员:

  您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红河州双创引智创新驱动催生成果转化的建议》第226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您在建议中提出:第一,以强化产业基地建设和传统产业支撑为重点,以完善区载创新创业系统为载体,以扶持创新创业企业发展,培育经济增长极作为方向,着力打造“创业、创新、创意”园区。第二,到2020年力争区域内新增创新创业服务平台超过10个,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超过30家,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超过50%,发明专利授权量年递增5%,国际专利(PCT)授权有突破,规模以上企业总收入年均增速达10%。第三,聚集和培育一批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型企业,在重点产业和优势领域取得一批关键技术突破,实现一批骨干企业转型升级。这三条建议提得很好,对我们今后加强科技园区建设、做好双创推进工作、培育高新企业、巩固科技成果转化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近年来,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我们始终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各类创新要素,搭建创新创业平台,营造创新创业环境,扎实推进科技工作新发展,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目前,全州共有国家级众创空间1 个、国家级星创天地3个、省级众创空间6个、省级双创示范基地2个、省级星创天地5个、州级众创空间19个、州级科技企业孵化器9个;共有孵化建筑面积55600平方米;共孵化企业255家、创新创业团队58个。

  根据您提出的三点建议,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结合州科技局的工作职能,继续加强科技园区建设,认真做好双创推进工作,努力培育高新企业,切实巩固科技成果转化,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实现一批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具体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以科技为引领,突显服务职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结合红河州实际,我们要依托自身的优势和资源,聚众智、合众力、汇众能,应时而动、顺势而为,以科技为引领,突显服务职能,再添一把柴、再烧一把火,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使其真正成为加快发展的强大后劲动力。一要加强宣传引导,通过电视、广播、报社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一批创新创业先进事迹,树立一批创新创业典型人物,激发全社会关心支持创新创业的热情,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浓厚氛围;二要以培育科技创新企业、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途径,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推动经济发展为目标,积极借鉴其他地区先进经验,加快众创空间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不断满足大众创业创新需求;三要推进创业创新教育培训,适时邀请国家、省级专家学者到红河州开展培训工作,通过举办科技创新创业培训,提高创新创业者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四要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五要依托红河州资源优势,加快推进以重点突出、资源集聚、服务专业、特色鲜明的创业创新载体建设,着力打造运行模式先进、配套设施完善、服务环境优质、影响力和带动力强的创业示范基地;六要立足红河州的特色水果、现代畜牧业、现代设施农业、优质稻、生物药业等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让创新创业者扩大规模办企业,形成示范效应,带动村民致富。

  第二、立足区域特点,发挥科技示范效应,积极探索科技园区运行新模式。目前,红河州有两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而云南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2002年5月批准建立,总规划建设面积446.69万亩,是云南省第一个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立早,规模大,见成效。但随着结构调整的优化和技术创新的深化,园区如何规范新的运行模式?我们认为,就云南红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而言,农业发展需与文化繁荣相融合,与工业发展相融合,与旅游、休闲、观光、餐饮相融合,形成一个地域特色鲜明、区域化生产相对集中、差异化互补发展的良性格局。要按照“争创一流、省内领先、全国知名”的发展目标,以“一区多园,产业集聚,辐射带动”为统率,围绕 “科技为根、示范为基、高效为要、创新为魂、文化为魄”的工作主线,走“产学研结合、农科教一体、种养加循环、农工贸促进”的发展路子。在国家“一带一路”开发开放战略的指引下,统筹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朝着辐射南亚、东南亚蔬菜种业中心、现代农业展示中心方向迈进。抓好七个“突出”:突出“一区多园,产业集聚,辐射带动”发展战略,狠抓提质增效工程;突出品牌建设,狠抓标准化生产;突出休闲农业建设,狠抓园区社会经济效益;突出对外宣传,狠抓特色旅游示范基地建设;突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狠抓园区辐射带动能力;突出园区管理,狠抓服务水平;突出对外交流,狠抓合作项目。

  第三、融合农业与二、三产业,做产业延伸,提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层次。红河州资源丰富,做大做强现代特色农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要以政府为主导,整合涉农培训资金和师资力量,培养一批有文化、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打造一支专业农业科技创新团队,培育一批懂得现代农业和休闲农业的管理队伍。整合涉农资源和项目资金,发挥“十指握拳发力”效应,提升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层次;二要融合农业与其他产业,形成产业集群态势,推动全州农业向生态农业、精品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科普农业、外贸型农业转型发展,催生新型业态;三要依托红河州区位、生态、旅游、民俗、历史人文等丰富的旅游资源,发展农产品生产、推介、包装、加工及旅游产品销售,打造如度假花园、农家小屋、亲子体验广场、农耕文化广场、体能训练场、农家食品自助餐厅等“农旅交融、亦农亦旅”的产业形态,把农业建设、农艺展示、农业体验、教育功能、特色产品等与旅游观光融为一体,让旅游者体验农耕、回归自然、修身养性,实现养生、休闲、效益共赢的目标;四要加强检测体系和队伍建设,提高检验检测的工作水平,打造优质放心农产品品牌。建立质量可追溯制度和市场准入制度,使农业生产各环节均有标可依,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

  第四、加强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培育创新型企业。截至2017年底,全州高新技术企业有29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规定: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有效期为3年,到期自动失效;需要继续保留高新技术企业称号的企业,需提出申请重新认定。2018年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已经展开,我州有14户企业到期,其中有7户提出申请重新认定,新申请认定企业11户,由此估计,我州高新技术企业在2018年有望超过30家。2017年,全州工业总产值为1450亿元。全州29户高新技术企业工业总产值为147.6亿元,仅占10%左右,离代表所提超过50%差距巨大。这是由于我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较少且产值较低,占全州工业总产值比较低,我州工业企业占比重较大的为烟草行业和普通传统产业和代加工业,烟草行业为国家产业政策所限,不能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普通传统产业和代加工业技术含量较低,难以培养为高新技术企业,短期内无法扭转这一局面。我局将进一步宣传和落实国家及省给予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努力培育更多的高新技术企业,逐步提高高新技术企业产值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2016年红河州专利申请839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247件。专利授权426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57件。有效发明专利为310件。2017年红河州专利申请1014件,同比增长20.86%,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229件,同比增长-7.29%,占申请总量的22.58%。红河州专利授权576件,同比增长35.21%,其中发明专利授权78件,同比增长36.84%,占授权总量的13.54%。红河州专利授权量持续平稳增长。有效发明专利为354件,同比增长14.19%。国际专利申请0件,在2020年争取零突破。

  感谢您对我州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8年8月27日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