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616-084
- 发布机构: zjyj
- 文号: 红教函〔2018〕15号
- 发布日期: 2018-09-2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48号提案的答复
民盟红河州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促进红河州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建议》第148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教育信息化是当今教育发展的又一次重大革命,已上升到国家教育发展战略,并正在逐步实施。近年来,我州在教育城域网建设班班通提升工程、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根据国家和省教育信息化规范,在州委、州政府出台的《红河州教育事业振兴金秋计划(2014—2019)》引领下,红河州教育局以建设好“一网三通两平台”为抓手,强化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
一、我州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到2015年7月我州教育城域网全面建成。电信公司建设个旧、开远、蒙自、建水、弥勒、石屏、金平、绿春、河口9县市教育城域网,移动公司建设屏边、泸西2县,红河、元阳2县由两家公司分区域建设教育城域网。全州1473所学校接入互联网,配备了12749套多媒体设备,其中所有班级配备多媒体教室的学校为620所;共有学生机47984台;配置教师机31259台。截至2018年7月,我州教育信息化建设投入各级各类资金达7亿元。
今年6月云南省教育厅全面启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网络建设,即“云-网-端”建设,全面完成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教学点)的光纤到班的建设工作。到2020年完成全州所有班级多媒体配备工作。
二、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得到加强
我州全面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到2017年底已完成3万多名中小学教师全员轮训,全面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学科教学能力。还通过各种方式培训了中小学校长500多人、骨干教师2000多人。教育部启动实施“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通过IP卫星、互联网帮助农村边远地区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在该项目上培训骨干教师700名,2014年4月2日《人民日报》第16版《文教周刊》以《农村教学点来了“新老师”》为题刊载了我州泸西县午街铺镇福元教学点资源全覆盖项目应用案例。
三、推动信息化教学深化应用
自2014年教育部实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以来,我州共获得26节部级和208节省级优课,州教育局、蒙自市教育局连续两年获得优秀组织单位称号,5所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称号,7人获得优秀管理员称号。各地各学校开展了大量的教学模式探索与创新,形成了诸如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利用大数据技术、平板电脑、电子书包等对学生学习状况实时收集、实时反馈的课堂教学模式等,支撑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近年来,为促进我州中小学教师对教育教学资源的广泛应用,提高交互式电子白板使用能力,搭建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交流平台,州电教馆每年举办中小学电子白板应用教学大赛,目前,共举办了3届大赛,共有78名中小学教师参加大赛。
我州计划在2018年全面启动异地同步课堂建设,建设以优质校带薄弱校、中心校带教学点(“1+N”)的“在线课堂”模式为代表,通过网络实现远程授课常态化,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逐步缩小我州教育南北、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助推红河教育科学、均衡、协调、跨越发展。
四、加强教育信息化督导评估
2014年和2016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先后开展了两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公开发布了《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专项督导报告》,有效地督促各地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2012年和2016年,教育部先后印发了《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暂行办法》《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办法》,教育信息化是评估的重要内容和指标。我州已扎实开展教育信息化专项督导工作常态化,有效提升了地方和学校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效率、效果和效益。截至2017年底,全州共有开远市、蒙自市、个旧市、弥勒市、建水县、石屏县、泸西县、河口县8个县市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督导评估;2018年,红河县、屏边县要通过国家级督导评估验收;2019年,元阳县、金平县、绿春县要通过国家级督导评估验收。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全州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统筹指导和支持,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发挥市场作用、统筹各方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应用和融合创新,推动我州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感谢你们对我州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8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