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602-105
- 发布机构: zjyj
- 文号: 红教函〔2018〕28号
- 发布日期: 2018-09-29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教育局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55号提案的答复
彭雅骏委员:
你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建议》第255号提案,已转交我局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局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承,真正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计划,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之中,积极开展“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京剧进校园、我爱阅读、五好小公民主题读书、经典诵读、儒家三礼、中小学生艺术展演等丰富多彩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领略中华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008年,为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开展京剧进中小学课堂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在北京、天津、黑龙江等10省市的中小学开展了“京剧进校园”试点工作,云南省未在试点之列。我局积极贯彻教育部的通知精神,主动开展“京剧进校园”工作,不仅把京剧国粹高雅艺术搬进了课堂,让学生受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而且丰富了中小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进一步拓展了德育教育的渠道。2012年以来,京剧进校园工作成效明显,从2013年开始已经连续参与了5届红河州元宵戏曲晚会,师生参与率达到80%,成为“最大看点,最强阵容,最美声音。”得到州委、州政府领导的肯定,也受到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好评。积极参与云南省教育厅组织的“彩云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竞赛,并在首届总决赛中斩获第一名、第二届第三名的喜人成绩。
我州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知识底蕴,在全州中小学生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既是弘扬优秀文化和尊师重教传统的有效形式,又是加强家国情怀教育的正确途径。结合您提出的建议,我们将从以下6个方面全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
1.发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深入挖掘语文、历史等学科中蕴涵的传统文化因素,在传授学科知识、能力培养、指导方法的同时,适当渗透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使学生感受、认同中华优秀文化和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广播、板报、墙报、手抄报等进行传统文化宣传,通过主题班队会、读书教育活动、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形式提升对中华优秀文化认知。结合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于传统节日文化、习俗文化、庆典文化之中。
2.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加强对学生传统美德的教化,广泛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坚持分层施教,确保诵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学生选择《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坚持以读为主,注重培养语感和整体感知能力;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和中学生,选择《论语》《大学》《道德经》《离骚》等,引导学生诵读的基础上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边读边思考,规范自己言行。丰富诵读方式,运用读、讲、赛、吟等方式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增强诵读效果,使诵读活动真正走进学生心灵。
3.以打造“文明学校”“文明校园”为抓手,加强对学生文明意识的培养。以提升师生文明素质为重点,充分发挥学校图书室、阅览室等场所作用,组织师生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文明礼貌和法律法规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加强师生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中国精神,把《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和《中华传统美德读本》相结合,在广大中小学开展“三小行动”,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帮手,在社会做热爱祖国、文明礼貌、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小公民,在学校做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尊重他人、善于合作的小主人,不断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文明意识培养。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营造传统美德教育的浓厚氛围。让校园的每面墙壁都会说话、每棵草木都会舞蹈。结合班级特色,把学生的日常行为评比与传统文明礼仪结合起来,有批评,有表扬,有反省,有鼓励。通过校园环境的建设,让学生得到美的陶冶,使校园环境增添浓郁的中华优秀文化氛围。充分利用我州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优秀代表人物、边疆少数民族精品文化,组织学生开展研学实践、参观学习等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充实和丰富青少年传统文化知识和传统美德教育。在已评选10所示范校的基础上继续推进校园文化示范校建设,带动全州各级各类学校立足实际,不断培育特色、创造优势,集聚智慧人力,杜绝简单照搬照抄、复制粘贴,避免千校一面,做到一校一品,一县(市)一特色。
5.构建社会、家庭、学校立体网络,不断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采取孩子说,家长鼓励的方式,对孩子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知教育;采取孩子做,家长参与的方式,为孩子们开展“我和父母同做”为主题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围绕“忠、孝、礼、诚、信”等内容,坚持“明理、动情、导行”,让孩子和家长了解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采取孩子提问,家长解惑的方式,使孩子学会做人、不断成长,净化心灵,升华情操。
6.坚持做好全州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近几年,州和县市均举办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涵盖书法、绘画、朗诵、声乐、舞蹈等,为展示优秀艺术文化搭建了平台,引领全州中小学校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今年9月底,将举办红河州首届少年儿童合唱节暨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其中包含艺术表演类(声乐、器乐、舞蹈、戏剧、朗诵)、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剪纸、编织、刺绣、版画、扎染等民间手工艺制作、创意制作)等、艺术作品类(绘画、书法和篆刻、摄影、微电影)、中小学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四大类,全州学校积极参与、县市认真组织、州级集中展示的格局初步形成,为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
我局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实践,凝聚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担当与共识,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全州各级各类校园之中开花结果,推进素质教育,拓展德育教育渠道,把学校营造成为学生快乐成长的精神家园。
感谢你对我州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8年8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