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551-32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 文号: 红卫函〔2018〕40号
- 发布日期: 2018-10-02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一次会议第294号提案的答复
州政协科教文卫体委: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加快红河州中医医院建设的建议》的第294号提案,已转交我委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高度重视,科学决策
我州高度重视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把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列入《红河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红河州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6—2020年)》、《健康红河行动计划(2016—2020年)》,州级财政把中医药发展列入预算,优先扶持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充分发挥中医药民族医药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领域的重要作用。州卫生计生委高度重视中医药发展,统一思想,研究决定我州拟新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甲等州级中医医院,为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弘扬中医药文化,带动和推进我州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州将着力筹建红河州中医医院。
二、规划立项,精心选址
按照国家、省、州的相关要求,结合全州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按照《红河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红河州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的要求及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新建红河州中医医院迫在眉睫。我委积极主动向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中医药的领导分别汇报关于新建红河州中医医院的情况,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明确提出了在“十三五”期间建设红河州中医医院的要求。按照领导的要求,我委与州发改委积极对接研究,在“十二五”期末就着手组织州级中医医院建设项目编制规划。新建的中医医院拟设置床位500张,至少配备500人医务人员,建设规模4.2万平方米,计划投资18900万元,目前已通过进入国家“十三五”项目储备库,为推动项目的实施,2017年6月15日,州卫生计生委主要领导率分管领导及相关人员开展选址调研工作,提出了建设红河州中医医院的三个选址方案:
方案一:在建水县中医医院现有基础上建成红河州中医医院。建水县具有一千二百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有“千年临安古城、千年建水紫陶”亮丽的历史文化名片,享有“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文献名邦”的美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的历史文化、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与中医药文化能够深度融合。建水县中医医院中医药人才资源储备较强,目前有职工354人,专业技术人员297人,正高6人,副高25人,中职64人。其中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1人、云南省名中医1人、云南省基层名中医6人,云南省最美中医1人,有1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中医药人才储备强是建水县中医医院改建州级中医医院的最大优势。
方案二: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整体迁建后,在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原址上建成红河州中医医院。在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原址上建成红河州中医医院,建设成本低,医院布局、流程合理,功能完善,红河州中医医院建在州政府所在地,便于指导和辐射全州13县市,有利于指导13县市开展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和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有利于弥补蒙自市中医医疗资源的相对不足。
方案三:将个旧市中医医院在大屯新区建设的个旧市大屯新区中医医院成建制地划为红河州中医医院。个旧市中医医院技术力量雄厚,1995年曾评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1982年定为云南中医学院教学实习基地。现已成为云南中医学院教学医院和红河卫生职业学院、保山中医药高等医学专科学院实习基地。全院有在岗职工293人,卫技人员237人,其中高级职称24人,中级职称60人,医、药、护、技各类人才齐全,其中有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1人、云南省基层名中医3人,云南省中医药学科带头人1人,云南省优秀青年中医1人。建有1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现医院已能开展骨伤、普外、肝胆、泌尿外科、妇科、肛肠等各种手术。个旧市中医医院一直以来承担着红河州中医药培训指导工作,负责红河州公共卫生中医包的考核和指导工作,承担着红河州中医类别中医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的实践技能考试。个旧市大屯新区中医医院项目建设地点位于个旧市大屯新区星河路北侧,建设规模62500平方米,总投资31755万元,目前已经开始动工,该建设地点处于蒙自、个旧、开远的中心城市腹地,地理位置优越,医疗服务辐射面积广,也是作为州级中医医院建设的备选优选方案。
在州级中医医院建成后,加挂“红河州民族医医院”的牌子,将加快形成以州级中医民族医医院为龙头,以社区和农村中医药民族医药服务网点为基础,以综合医院中医民族医科室为辅,以社会力量举办的中医民族医医疗机构为补充,涵盖预防、保健、医疗、康复等功能的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弘扬中医药民族医药文化,州卫生计生委一定高度重视,在州级中医医院建设的过程中,共同推动民族医院建设的工作。
三、多措并举,培养人才
把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纳入全州统一规划。一是加强与云南中医学院等院校的联系,依托优质医学教育资源,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二是依托我州三甲综合医院中医科、县级中医医院,特别是个旧市中医医院、建水县中医医院、开远市中医医院,培养中医药高层次人才;三是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鼓励引导高校毕业生从事中医药服务,加快培养优秀中青年名医,提高待遇引进中医药人才;四是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和继续教育,深入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进一步落实老中医专家师带徒工作,开展确有专长、一技之长中医药人员的考核认定工作;五是鼓励西医专业技术人员学习中医药,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西医,能西会中,拓展中医民族医药后备军。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我们将继续努力推动我州中医药民族医药的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感谢你们对我州卫生计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8年8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