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提案办理答复
- 索引号: 20240913-210549-013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卫生健康委员会
- 文号: 红卫函〔2018〕22号
- 发布日期: 2018-10-02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对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一次会议第190号提案的答复
中国民主促进会红河州委员会:
你们在政协红河州十二届一次会议提出的《关于积极发挥健康扶贫在精准扶贫中作用的建议》的第190号提案,已转交我委研究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责任靶向施策,确保健康扶贫政策落实的问题
作为健康扶贫牵头部门,我委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州党委政府脱贫攻坚重大决策部署,自觉把健康扶贫作为最大政治任务和全委工作的重中之重,围绕30条措施和州级行业部门脱贫攻坚责任清单,聚焦问题短板,扎实推进健康扶贫。省级对2017年我州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健康扶贫方面发现的问题:一是部分县的乡村医生配置不达标;二是大病集中专项救治及“一站式结算”等保障未全面落实;三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不高,群众获得感不强;四是健康扶贫政策宣传力度不够;五是部分村卫生室卫生条件差、药物器材摆放混乱;六是部分村慢性病管理台账记录不全,肺结核、精神障碍患者规范管理率不达标;七是部分村卫生室未开通城乡居民医保信息系统,贫困群众门诊看病结算不方便;八是先诊疗后付费政策落实不到位,还存在贫困户住院交押金现象。针对这些问题清单,州卫计委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整改领导小组,下发了《红河州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问题的整改方案》(红卫发〔2018〕82号),对标对表健康扶贫问题清单,研究对策措施,排出整改时限,召开问题分析研判会,做到了问题排查到位、原因剖析到位、整改措施落实到位、长效机制完善到位。2017年12月22日,州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印发了健康扶贫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文件,对18个部门在履行健康扶贫工作职责方面从牵头责任、配合责任、共同责任制定了清晰的责任。由于健康扶贫有措施、有抓手,当前各项工作推动顺利。
二、关于同心协力共推进的问题
2018年,州委州政府与行业部门签订了《红河州行业部门脱贫攻坚责任书》,从建立一把手负责制、牵头推动健康扶贫三落实、村卫生室达标、大病救治、先诊疗后付费等九个方面明确了我委的年度工作责任。为抓实今年各项任务,州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制定印发了《红河州健康扶贫2018年重点工作及任务分工》(红健扶发﹝2018﹞1号)文件,围绕贫困村卫生室建设实现全部达标、促进因病致贫返贫人员信息精准、严格落实“四重保障”政策、压实大病专项救治工作、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全面落实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和“一站式、一单式”即时结报、规范定点医疗机构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诊疗行为、加强医疗费用控制、确保农村饮用水水质安全、支持深度贫困县打赢健康脱贫攻坚战、开展健康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10项重点工作推动2018年健康扶贫工作,文件明确了牵头部门、配合部门和实施部门,各项工作正积极推进中。2017年系统锁定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34690户557567人,因病致贫43763户191010人,因病致贫率32.49%;通过健康扶贫精准施策,截至2018年8月17日,国办系统显示全州建档立卡因病致贫户23944户,减少19819户,减幅达到45.29%,因病致贫率22.49%,为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提供了强大的健康保障。
三、关于破除信息孤岛增扶贫合力的问题
一是开展精准扶贫数据比对专项工作。7月4日,省健康扶贫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云南省精准扶贫数据比对专项工作方案》(云组开﹝2018﹞25号)文件,要求建立统筹管理、分工协作、全过程控制的信息数据管理机制,建立省、州、县、乡、村五级数据质量管理组织,对全省扶贫数据和各行业涉及扶贫工作的数据进行全口径、全量化比对,逐项逐条查找差异,实行扶贫数据与行业数据逻辑一致、标准一致、信息一致,该项工作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7月10日前,启动全省精准扶贫数据比对专项行动;第二阶段7月11日至31日,通过数据比对中发现的数据不一致现象,深入实地清查核实数据真实性、准确性;第三阶段8月1日至15日,经过清查核实,行业部门数据不准确或与扶贫数据不一致的,经部门间统一协调后,全面修正行业部门数据。第四阶段8月16日至31日,数据比对工作阶段性总结,针对扶贫工作中各行业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数据壁垒”“信息孤岛”,建立数据比对协查机制,夯实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的数据基础。目前该工作正在进行中,卫计部门的职责是负责比对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贫困对象就医就诊的情况,对贫困对象因病致贫的调查核实制定方案、指导、培训、督导检查等工作,从上到下管好数据。当前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与扶贫系统采取导入的方式解决联通问题,每年动态工作完成后将信息同步导入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二是组织开展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数据信息维护,认真核实核准病情及致贫的主次原因,严格按照“三个一批”进行分类管理,并准确录入疾病费用信息。三是推进全国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与我州医保信息系统、医疗救助信息系统、兜底保障信息系统的数据共享,建立数据交换、推送机制,全面真实反映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疗费用报销水平。四是全州已实现贫困患者出院结算“一站式”、“一单式”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至于你们提到的“建立州市和省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机制”的问题,目前健康扶贫政策没有这方面的政策要求。四是抓紧推动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红河州目前还没有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州级、县级、基层医疗机构以及疾控、妇幼等各方面的信息孤立存在、各自为政,优质医疗资源不能为基层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共享,州卫计委目前在积极策划全州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方案,争取早日建成包括远程医疗在内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早日造福基层群众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群众。
四、关于全面精准实施“三个一批”的问题
对45、48和4649进行精准识别和确认,健康扶贫动态管理系统显示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患病66683人,排名前十的病种依次是:高血压19123人、重性精神病4660人、糖尿病3760人、肺结核2409人、脑血管病1778人、类风湿性关节炎1055人、老年性白内障985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970人、冠心病506人、重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370人。聚焦大病重病开展“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成立州级大病救治专家组,确定30所定点医院,组织实施大病救治,2017年九类15种大病患者7074人,救治7054人,救治率99.7%,救治费用3738万元,报销3419万元,实际报销比91.47%,个人自付比例仅9.53%。今年,将宫颈癌、乳腺癌、肺癌、尘肺病4种疾病纳入大病救治,救治病种扩大到13类19种,截至8月17日,全州大病患者5878人、救治5863人、救治率99.74%。扎实开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家庭医生签约服务。2017年,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913979人,剔除不能签约的23745人,应签约890234人,实际完成签约890234人,签约率100%。今年4月,正式启用签约信息系统,提供三个电脑版(行政版、单位版、医生版)和两个手机版(医生版、居民版)供基层灵活选用,目前州级和县级行政版开通14套系统,乡镇卫生院开通14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家,社区卫生服务站33家,村卫生室1225家。截至7月底,家庭医生签约管理系统已有签约人数约100.5万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签约39万人,已有2000余名贫困群众使用移动客户端。对贫困重病患者,落实“四重保障”措施,严防死守“符合转诊转院规范住院治疗费用实际补偿比例达到90%”的底线目标。
五、关于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的问题
组织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助力健康扶贫,全州100%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9%的乡镇卫生院设有中医科,91%的社区卫生服务站、81%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基层医疗机构中医药门诊服务人次占门诊总人次的16%,火罐、艾灸、针灸、理疗等中医适宜技术在基层普遍推广。州级财政安排中医药发展经费100万元,重点扶持县级中医医院中医重点专科建设。
六、关于推进卫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问题
一是加快分级诊疗制度建设。将双向转诊工作纳入医院目标责任考核内容,将规范转诊手续及下转率纳入重要考核指标,大力开展健康扶贫医联体建设,3所州级三级医院、21家二级医疗机构、113家一级医疗机构参与了医联体建设,建立医疗集团1个,县域医共体14个,专科联盟36个,远程医疗协作网13个,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和贫困地区下沉,县域内就诊率达90%。二是聚焦因病致贫补齐深度贫困地区卫生事业发展短板。补齐红河、元阳、绿春、金平4个深度贫困县卫生事业发展短板,根据深度贫困地区面临的基层医疗机构人力资源配置难以适应发展需要、医疗服务能力不强、医疗设备缺乏、乡村医生配置不达标、兜底保障资金缺口大等难题,积极向州委州政府汇报,争取从配齐乡村医生并适当提高州级补助、配备基本医疗设施设备、贫困地区县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学科建设给予支持、承担部分兜底保障资金、提高贫困地区居民健康素养5个方面对深度贫困地区健康扶贫给予一定支持和帮助。
感谢你们对我州卫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请在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2018年8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