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抓营商环境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持“六个大抓”不松劲,持续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擦亮“梦想红河·投资热土·兴业福地”红河营商新品牌,在2022年度全省营商环境考评中红河州为优秀等次,综合排名跃居全省第2名,较2021年度提升5个位次,实现营商环境争先进位。
坚持高位统筹
州委、州政府全面结合州情实际,将“大抓营商环境”与“大抓市场主体”结合起来统筹推进,成立了以州委书记、州长为“双组长”的红河州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领导小组,制定出台《红河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工作方案(2022—2024)》《红河州优化营商环境促进市场主体倍增的实施方案》,提出了“一年攻坚突破、两年提质培优、三年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实施市场、创新、政务、法治、人文环境五大提升行动,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助推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2022年,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2863.08亿元,经济总量排名全省第3,稳居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第1位。全州实有市场主体39.63万户,净增7.75万户、同比增长24.32%,增速排全省第3位,完成省政府下达净增目标任务数的169.37%,完成州人民政府确定净增目标任务数的135.38%。
提升服务效能
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促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一次办”“掌上办”“网上评”,深入推进“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一件事一次办”等,不断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面落实权责清单制度,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立“办不成事”窗口和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专窗,促进政务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2022年,全州网上可办率达97%以上,全程网办率和零跑动比例达80%以上,“最多跑一次”率达99.84%,承诺时限平均压缩率达81.2%,“一部手机办事通”上线1379个事项,累计办件1021.43万件。
持续深化改革
深入推进企业开办“一窗通”“证照分离”“一业一证”“一企一证”等商事制度改革,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权责清单制度,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以内并持续压减。不断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简化、整合项目报建手续,全面强化要素保障,切实加快项目落地,实现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全程线上办,政府投资项目、一般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压减至50个工作日内,率先完成全省“标准地”试点项目,在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推行“先建后验”。转移就业工作落实良好,创业担保贷款发放与带动创业就业人数排名前列。建设一站式多元纠纷解决和诉讼服务体系,打造集智能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移动终端、12368诉讼服务热线四位一体的诉讼服务平台“红河模式”,获得最高人民法院肯定。
积极助企纾困
围绕“政府围着企业转、企业有事马上办”,持续推动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普惠金融等纾困惠企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2022年全州累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51.01亿元。不断建立健全政银企合作、重大项目融资对接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市场主体直接评价营商环境、政务服务“好差评”、优化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回应制度和领导干部挂钩联系重点企业民营企业制度,切实帮助市场主体解决困难问题,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下一步,红河州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紧扣“一年攻坚突破、两年提质培优、三年争创一流”的工作目标,全面实施“提质培优年”行动,多元化提升服务水平,推动纾困惠企政策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全力推动市场主体提质扩容,以营商环境之“优”、市场主体之“强”,促经济发展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