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于2018年启动,由中国慈善联合会、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等联合发起。目前,项目已成为面向社会各界普及乡村发展知识的公益性闭环体系赋能平台,初步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乡村振兴人才网络和人才发展的社会支持网络。
红河州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自挂牌“乡村振兴领头雁孵化基地”以来,招生培训学员突破千人。
线上培训
“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线上培训共15个板块、80多门课程,学习时间长达5个月,要求参训学员每周完成规定量的学习任务和选题作业。目前,红河州该项目培训共计1200人,合格率达80%以上。来自农业农村领域的青年农场主、产业带头人、致富带头人、村组干部、一线扶贫干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获得结业证书。
线下培训
截至2023年11月30日,共计30位优秀学员到清华大学参加“清华乡村振兴行动者论坛”并参与“清华精英工作坊”项目启动仪式。
游学活动
为加强培训效果,真正让学员学以致用,红河州乡村振兴领头雁孵化基地先后组织500余人到州内外进行游学活动、座谈研讨,促进学员交流学习。内容包括农产品种植技术及畜禽养殖技术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知识、农产品营销、农村电商等。
跟踪服务
清华大学社科学院徐倩老师对红河州乡村振兴领头雁计划学员进行跟踪服务回访。徐倩老师走访了学员的公司、合作社、种养殖基地,进行了实地调研。对每个基地进行有针对性、一对一交流。涉及葡萄、柑橘、香蕉等水果种植管理,蔬菜配送、红酒生产加工,畜牧养殖,农业电商发展等领域。回访教、学结合,旨在深入了解领头雁创业学员事业发展的方向、学习的需求、遇到的困境、急需的帮助和支持。为后续开展培训,设计教研课程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