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儿童福利院自建立以来,秉承儿童利益最大化、贴心服务最优化、创新管理多元化的理念,强化儿童福利院管理服务工作,不断提升孤残儿童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以优质服务为核心,凸显业务亮点。一是日常养育精细化。根据儿童的年龄和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饮食方案,确保儿童营养均衡;科学设置儿童生活区域,配备符合儿童安全保护要求和适合儿童身心特征的设备用品,为儿童营造舒适整洁的生活环境;坚持德、智、体、美、心、劳“六育并举”,融入儿童教育工作,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二是特殊教育专业化。将特殊教育与早期教育、康复训练相结合。积极开展引导式教育,实施早期干预,促进儿童在运动机能、语言、智能、社交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开展拓展课程,根据智力落后学生特点及兴趣,增加烘焙课、国学课、生活技能课,诵读国学经典,如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丰富儿童社会实践生活。三是康复服务人性化。在个体化评估的基础上,拟定个别化的康复教育方案。采取小组和个案的形式对儿童实施全方位康复,将康复和教学融入到24小时日常生活中,有步骤有目标地培养孤残儿童的自理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目前已有15名残疾儿童能独立行走、1名儿童自主如厕、9名儿童自主进食。
以优化管理为手段,提升工作效能。一是制度建设标准化。在原制度汇编基础上进行了两次细致修订,从儿童养治教康到培训考核等一系列的流程规范,管理机制严格规范,考核奖惩制度公开透明,使各项业务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二是技能培训常态化。采用线上理论+线下实操的学习培训模式,强化护理人员开展孤残儿童养育照料、医疗康复、特殊教育、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技能水平,并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引导护理员找差距、补短板,不断强化护理员服务儿童专业化水平。三是素质教育丰富化。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气氛,努力提升工作人员人文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打造一支素质强、技能精、服务优、纪律严的人才队伍。
以儿童安全为重点,构筑保障防线。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重大事情汇报制度、24小时值守制度、重大节假日巡查制度、每日查房制度、保育员交接班制度等20项制度,坚持制度管权、管事、管人,防患于未然。对查出的安全隐患,采取“立查立改与限时整改”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通过堵塞安全漏洞、整改安全隐患,总结经验、完善制度措施,有效防范安全生产事故发生。二是强化教育培训。通过理论结合实际的方法,定期开展经常性安全知识培训和应急防范演练,强化机构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提高职工和儿童安全防范水平和自防自救能力。三是强化督查抓落实。实行一月一排查,一月一研判,一月一整改,一月一通报,督促各项工作迅速紧起来、动起来,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合力筑牢儿童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