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平安副校长”试点 红河州公安机关打造校园安全防范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4-07-10 信息来源:红河州公安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针对近年来校园安全面临的新形势,红河州公安局创新思路,着眼补齐“法制副校长”短板,聚焦“主动掌握、先期干预、防范为先”关键环节,选取辖区14所中小学校开展“平安副校长”试点活动,结合社区警务做实校园安全管理工作。

  摸准情况 把握方法

  探索打造“平安副校长”试点

  红河州公安机关直面校园安全管理难题,对全州校园安全、涉校矛盾纠纷、“防欺凌”“防侵害”开展起底摸排、综合调研,深入教体、学校及基层派出所调研会商,先后派出4个指导调研组,多次召开现场会、会商研判会,谋划出台相应联动联控机制。采取先行先试、边试边改、完善推广“三步走”的方式,选取5个县市14所学校先期试点,组织14名长期身处一线、工作经验丰富的民警担任首批“平安副校长”,明确工作任务,提出机制改进的建议意见,确保试点样本有对照、有参考、有成效。

  问题导向 建章立制

  着力补齐短板弱项

  建立“警、校、生”沟通联系机制,着力解决信息掌握滞后问题。打造以安全稳定为目标,派出所、学校、家庭(学生)三级联动、四位一体的校园安全防范体系,共同保护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工作实际,在14所学校设置“平安副校长信箱”14个、留言信息登记册28个、微信群23个,印发《给家长的一封信》1.8万余份,及时向学生及家长公示“平安副校长”的照片、姓名、联系电话,每周登记、反馈留言信息。

  每月召开联席会议,与学校分管安全的副校长会商通报涉校涉生风险隐患和重点信息,及时处置消除风险。“平安副校长”定期列席学校党委(支部)扩大会、校长办公会,督促、指导学校完善校园安全管理制度及应急处置预案,通报并督促学校及时整改安全隐患。试点以来,各“平安副校长”列席学校党委(支部)扩大会等会议11次,开展研判会商31次,通报督促整改风险隐患22处,下发风险提示函、隐患告知书15份。

  建立风险隐患常态化联排联控机制,着力解决校园安全风险久治不绝的问题。坚持“主防”理念,将校园安全融合社区警务工作,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打通常防常治、长治长效“最后一公里”。试点以来,通过信息收集、主动排查等方式,共发现涉师生等矛盾纠纷25起,全部化解调处到位。

  “平安副校长”定期组织学校清理排查,配合学校主动关注、排查学生接触新型毒品、危险有害玩具、刀具等危险物品情况,制发《公安提示函》通报相关职能部门,督促整改落实。试点以来,共开展风险隐患排查17次,校园周边联合整治14次,督促整治各类风险隐患45处,配合相关职能部门处罚禁设禁售案件15起,排查修复“一键式报警”装置15套,收缴学生携带管制刀具3把、危险物品5件。

  进一步深化“警校”联动机制,结合保安服务市场整治行动,督促开展保安员入职培训和岗前培训,开展校园安全防暴演练“送教上门”。试点以来,共组织学校开展安保业务技能培训14次,涉及保安员及教师715人次,组织开展反恐防暴、防个人极端应急演练22场次,教育师生2.8万余人,有效提升了校园安保人员、教职工面对突发事件的自保互救能力。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