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红河州州本级公物仓实现开仓运行,这是全州深入贯彻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的一个小小的工作缩影。公物仓从无到有、探索建立,有效盘活了存量资产,提高了资产使用率,为开辟红河州国有资产节约集约使用新路径进行了有益探索。
虚实融合创新管理模式。采取“线上虚拟仓+线下实体仓”虚实融合管理模式最大限度实现挖潜增效,线上虚拟仓依托州级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调剂平台开展,线下实体仓分为中心实体仓和分散式子实体仓。其中,州级中心实体仓充分利用原州老干部休养所一楼车库进行改造,房间面积总计168.63平方米,分散式子实体仓设立在各行政事业单位,由各行政事业单位负责管理,有利于缓解集中仓储压力,避免二次搬运损坏。截至目前,州本级及开远、石屏、泸西3个县市已建成线下实体仓,红河州公物仓线上虚拟仓已完成功能开发并顺利上线运行。
盘活资产提高使用效率。以“集中统筹、物尽其用、勤俭节约、绿色循环”为目标,以多级审批、多方协同的管理模式强化资产管理精细化水平。红河州州级公物仓巧妙融合资产调剂平台,精心构筑了公物仓广场、中心实体仓、单位分散仓、社会仓的多元化管理体系,加大资产盘活利用的空间和范围,有效提高资产处置成交率,全面满足资产管理的多样化需求,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监管,全力以赴将“公物仓”建成群众满意、政府放心的“节俭仓”,助力推动以资产管理为基础的机关事务高质量发展。
机制约束提升行政效能。制定《红河州机关事务系统落实习惯过紧日子要求监督检查办法》《红河州贯彻落实习惯过紧日子州级机关资产资源循环使用共享共用管理办法(试行)》,从基础管理、配置、使用、处置、收益等方面加强国有资产监管,为公物仓顺利高效运转提供制度保障,为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国有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奠定基础。制定《红河州州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公物仓实施方案》,推进落实“仓有不买、调剂为先”原则促进政府日常开支绩效机制约束,从源头上遏制资产重复配置、闲置浪费现象的发生,盘活低效资产,促进存量资产与新增投入的良性循环,全面提升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及服务保障工作质效,不断提升政府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