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泸西县“123”精准发力让流动人口法治宣传教育动起来

发布日期:2017-08-02 信息来源:红河州司法局 浏览次数: 字号:[ ]

  泸西县针对近来流动人口逐年增多、法治意识较为淡薄的现状,将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列为“七五”普法工作的重点对象。泸西县司法局联合各职能部门以“123”工程为总抓手,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创新普法新模式,拓展普法渠道,加强流动人口的法治宣传教育,深入推进“法治泸西”建设。

  一是建设一个流动人口普法工作阵地。按照“谁执法谁普法”工作原则,充分发挥各乡镇、各职能部门作用,努力形成部门联动、各司其职的工作运行机制。县司法局利用县农工办、乡镇为民服务中心作为平台,设立普法宣传站点,在办理流动人口登记之时,通过发放法治宣传手册及法治宣传品、播放普法栏目剧、提示法律援助途径、发放法律援助小绿卡等形式开展专项宣传。同时,与县人社局联合开设法治培训班,邀请县普法宣讲团成员为流动人口进行定期授课,增强法治意识。利用泸西电视台《法治纵横》栏目、泸西之窗、泸西红高原、泸西司法行政微信公众号等媒体平台扩大宣传,构建立体式流动人口普法网络覆盖。

  二是做好两个结合。县司法局将流动人口法治宣传教育任务融入进“法治泸西”创建和“七五”普法任务中去。今年5月,制定并印发了《泸西县2017年法治宣传工作要点》,对全年流动人口法治宣传工作作了安排。一是将法治宣传与法律服务相结合。充分发挥法律服务中心作用,在流动人口较多的企业、村、社区广设法治专栏、开展经常性普法教育和法律援助。利用各种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活动,在流动人口(外来务工人员)密集场所,如银行、网吧、车站等区域张贴法治宣传画、宣传标语。县法律援助局建立农民工维权绿色通道,积极做好农民工讨薪、权益维护等服务工作,及时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申请,集中力量优先办理农民工案件,加强对案件的质量跟踪和监督,努力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和保障,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将法治宣传和人民调解有机结合。今年来,泸西县司法局积极探索创新调解工作方法,将排解纠纷的过程作为普及法律知识的途径,及时预防和化解流动人口与本地居民之间、流动人口之间的矛盾纠纷,做好涉农民工矛盾纠纷的预防化解工作,各司法所将拖欠工资纠纷、工伤事故纠纷作为矛盾纠纷排查和调处重点,加强预警性信息的收集,坚持矛盾纠纷早预测、早介入、早调处,有效预防和化解农民工纠纷。

  三是开展三项活动。一是开展农民工维权法治宣传教育活动。4月以来,县委法宣专项组充分发挥普法、法律服务职能作用,积极开展农民工维权活动。重点围绕务工合同签订、工资待遇、劳动保障以及法律援助等问题,通过张贴农民工维权宣传海报和《我们永远在你们身边——致农民工的公开信》、服务大厅LED电子显示屏播放《农民工维权知识宣传课件》、在人流集中场所发放农民工维权提示卡、解答群众法律咨询等形式,提高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目前,共张贴海报、公开信157份,发放维权提示卡及法律援助宣传材料30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53人。二是利用“预防校园欺凌 共建和谐校园”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在中小学校中普遍开展“小手牵大手,法律进家庭”活动。广泛动员学生和家长参与,通过师生真诚献爱心,帮扶贫困流动人口及农民工家庭、留守儿童融入集体生活。三是开展流动人员集中法律知识专项培训活动。各乡镇司法所通过走访调研调查,及时掌握外来务工人员的流动信息,了解流动人口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加强与县人社局、工会、妇联、安监局、计生局等部门的沟通协作,由各职能部门按需对流动人口开展面对面普法,进行专项法律法规培训,把法治宣传渗透到管理和服务工作中,扩大流动人口普法覆盖面,营造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促进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