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州政府组织召开会议,与州政协委员共同协商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技艺保护与利用工作,以有效保护、传承特色民间工艺文化,提升红河文化的竞争力。州政协副主席普菊红出席会议并提出建议。
多年来,我州逐步建立健全各级文化遗产保护网络,认真识别民族民间工艺的存续状况,目前,能识别的传统工艺品就有700多种,除彝族刺绣、瑶族扎染、锡器制作、陶器等制作技术发展较好外,我州少数民族传统工艺的生产以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为主,没有规模,商业化程度较低,其生产目的主要满足自身生产生活需求,民间工匠、艺人零星分布。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的冲击下,民族民间传统技艺普遍面临生存、传承压力,亟待加强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
会上,与会政协委员站在红河发展大局的高度,结合调研实际,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提出意见、建议。认为要分门别类分重点开展保护利用,在传承的基础上,加大资金、人力的投入支持力度,弘扬技艺,使七彩云南缩影更具有民族性、特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