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红河州林科所负责建设的红河苏铁园已于2017年12月在蒙自建成,并对外开放。
红河州林科所在多年对苏铁研究的基础上,在滇南中心城市蒙自市滇南绿洲生态园内建设红河苏铁园,对红河州的苏铁类植物进行全面收集、保育、展示,为系统研究该类植物以及资源的挖掘利用、知识传播、环境保护等提供资源支撑。通过苏铁园的建设,把以科研为目的的苏铁“基因库”建设与景点开发相结合,实现了苏铁植物专类园的古、特、珍稀的观赏与浏览价值,以及保护与科研相结合的功能。
苏铁类植物是现存最古老的种子植物,也是世界著名的珍稀濒危植物,全世界苏铁类植物约86种,我国约25种,集中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湖南等地区。其中尤以云南最为丰富,约13~15种,占全国种类的58%。而特别倍受关注的红河流域约6~8种(特有种4种),与广西、越南北部形成了世界苏铁分布最集中的地区,是现代苏铁属(Cycas)植物的分布中心和多样性中心之一。1994年在红河大围山地区发现的多歧苏铁,是分布区域极为狭窄,生境极为特殊的珍奇植物。目前,由于人为采挖使其种群数量锐减,加之近年的人为活动,更是给多歧苏铁的栖息地带来了破坏。其分布区正被分割成一块块极为破碎而狭小的孤岛,现存的种群正面临灭绝的威胁。因此,红河苏铁园的建设对野生多歧苏铁以及其他苏铁植物的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