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红河州司法局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

发布日期:2018-05-08 信息来源:红河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

  州司法局紧密结合司法行政职能实际,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

  情系困难群众,助力脱贫攻坚。2013年以来,该局脱贫攻坚挂钩帮扶点均在少数民族居住地区:分别为金平县马鞍底乡和营盘乡。在挂钩帮扶工作中,该局结合挂钩点群众大多为少数民族的实际,制定符合当地群众发展生产、脱贫致富的挂钩帮扶工作方案和具体措施,尽最大努力帮助挂钩点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局干部职工心系帮扶对象,2017年,自发捐资5.6万余元购买电饭煲602台、洗洁精602桶,发放到每户帮扶对象手中,引导和帮助困难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树立战胜困难和脱贫致富的决心和信心。

  法治教育先行,营造良好氛围。围绕州委、州政府法治红河平安红河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建设等中心工作,以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农民工、流动人员、少数民族群众和信教群众等为重点,积极开展普惠性、针对性强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采取集中宣传、进村入户宣传、结合法治文艺演出宣传等多种形式,开展“民族政策法规”等各类法治宣传活动。全州共组建各类普法讲师团26个382人,法治文艺队伍969个,普法宣传志愿者队伍114个3832人。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全州各级共举办各类主题(专题)普法活动900余次,应普对象综合受教育率均在85%以上,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加强人民调解,促进社会和谐。多年来,州司法行政系统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积极构建“党委政府领导、政法综治协调、司法行政牵头、相关部门联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大调解工作格局,努力实现人民调解工作的创新突破,为和谐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地区社会安定团结作出了积极贡献。各族人民调解员以打造平安和谐红河为己任,加强“三调对接”机制建立,开通人民调解为民服务的“快捷键”,拓宽与少数民族之间的零距离交流渠道。2013年以来,州司法局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45万余件,调解成功43万余件,成功率97.3%,充分发挥了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的作用,有力地维护和促进了全州社会和谐稳定和各民族之间的团结进步。

  强化公共法律服务,维护民族群众合法权益。通过建立红河州公共法律平台,深入开展民族法律服务工作,2017年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开展工作以来,共办理贫困少数民族公益法律服务案件992余件。全州各法律援助机构对符合法律援助受理范围的少数民族群众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做好少数民族群众维权工作。将少数民族群众法律援助案件作为重点案件来办理,做到专人负责,重点服务,优先受理、优先审查、优先承办,并将农村少数民族群众涉及劳资纠纷、工资待遇案件纳入法律援助范围,不再审查经济困难条件。为少数民族刑事犯罪嫌疑人提供优质法律援助服务,指派政治素质高、专业能力强的律师出庭辩护。2013年至今,全州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3460件,其中,少数民族援助案件29810件,约占总受援案件的69%。

  加强法治建设,打造民主法治示范区。法治创建活动不断深化、民族法治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加强,全州有4个县(市)获“全国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 6个县(市)获“全省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表彰表扬;6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34个村(社区)被命名为全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242个村(社区)被命名为红河州“民主法治村(社区)”;建成了一批“法治文化公园”“法治文化长廊”“法治宣传一条街”等普法阵地,有力促进了民族地区法治建设。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