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工作开展以来,州农业局以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为载体,围绕百万亩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和南部山区综合开发,竭力搭建各类平台,提升农民实用技能水平,发展农业促农增收,助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创建工作。
立足“务实”扎实开展培训。按照“贫困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市场走”的技能人才培育思路,全州农业部门完成贫困地区扶贫培训5.61万人,其中,以10个县市建档立卡贫困户和直过民族地区贫困群体为对象,开展技能培训18期1049人。同时,争取中央、省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资金595万元,完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2000人。
围绕“实用”健全培训体系。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在充分考量当地实际的基础上,全州挂牌成立35所农民田间学校,一定程度解决了农民学习“无阵地”的问题,让农民能就近开展学习培训,分别在劳动中学习,在学习中劳动,实现了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这种“学用一体”的培训方式带动了农业发展,对于宣传、推动全州高原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着眼“效能”创新培训模式。运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申报系统和“云上智农”,把有意愿参加培训的新型农业主体带头人和现代青年农场主作为培育对象,围绕“三大板块,六大产业”建设规划,扎实开展涉农技能扶贫培训和务工技能扶贫培训。在提升参训人员精准度的基础上,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效保证了培训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