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弥勒市供销社用情服务“三农”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18-06-25 信息来源:红河州供销社 浏览次数: 字号:[ ]

  弥勒市供销社始终把服务“三农”作为立身之本,通过扩大基层组织、创新流通方式、提升服务能力、拓展服务领域,让供销合作社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扩大基层组织覆盖,筑牢“三农”服务堡垒。弥勒市供销社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及农资直营店作为供销社服务“三农”重要手段,培育壮大基层经营服务主体,密切与农民的联系,不断筑牢服务乡村振兴的主阵地。目前,市供销社指导协调发展159个专业合作社,入社成员11685人,出资总额1093万元,带动农民约12万人,2017年助农增收5800万元。在农资经营服务过程中,通过与金正大集团等农资企业合作,推动 “小网点、大网络”农资销售,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三农”更加深入、具体。

  创新现代流通体系,构建“三农”供需网络。通过合作联合的方式,引进有实力的日用品经营企业为龙头,形成连锁配送经营,减少中间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解决农村日用消费“最后一公里”问题。西二、竹园、虹溪等供销社通过内引外联等形式盘活资产,吸引个体经营户加入乡村流通网络,共同打造覆盖全市城乡的消费品流通服务体系,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造一个“消费品下乡、农产品进城”的双向流通体系,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全市建成日用消费品配送店160个,从业人员174人。

  强化干部培训教育,激发“三农”人才活力。结合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强化干部教育培训及农产品经纪人培训,全力打造供销系统优秀人才队伍,让“一懂两爱”队伍成为乡村振兴新先导。通过人才培训引领供销“二次创业”作用正在凸显,西二供销社建盖“供销宾馆”,拓展服务领域促增收,入住率达70%左右,年营业收入32余万元;弥阳供销社创办“蓝天幼儿园”,拥有8个教学班,教职工27人,在校生规模达267人,实现利润45万元;农资公司在抓好农资销售主业的同时,投资矿冶、“红河水乡”旅游产品建设,发展“农资小额贷款公司”等,呈现投资、收益多元化特点。

  加大信贷资源供给,满足“三农”融资需求。弥勒市供销社顺应发展趋势,以“壮大现有企业、夯实发展后劲”为目标,发展壮大股金业务,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促进“三农”工作与自身发展的“双赢”。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提升供销股金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加大逾期占用款的催收力度等具体措施,使供销社股金得到较好发展。供销社股金服务中心所提供股金调剂服务金额中,用于“三农”占用款继续保持在所发放占用款的60%以上, 成为弥勒市供销社服务“三农”和自身经济增长的支撑点。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