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红河州健康扶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全州脱贫4.15万户、18.22万人,其中,因病致贫返贫人口减少3.37万户、14.98万人,健康扶贫对全州脱贫人口贡献度达82.2%。今年起,结合中央专项巡视和省、州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的要求,着力在解决基本医疗有保障突出问题上下功夫,出实招。
一是全面规范村卫生室标准化管理,落实《村卫生室管理制度》,从今年开始分2年对乡村医生进行培训,实现55周岁以下的乡村医生全部达到中专及以上学历,“以乡带村”提升村卫生室服务能力。配备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内外科基本的药物,同时,配备脑卒中、心梗等抢救药物。二是全面实施县乡医疗机构能力达标,优先解决基层医疗机构设备能力提升问题,对有设备没人员、有人员没设备、有人员有设备但不规范的,要确保今年全部达标提质增效。三是落实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政策,向建档立卡贫困患者讲清楚相关政策,让其知晓“先诊疗后付费”这一政策不是在所有医疗机构实施,而是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执行,引导建档立卡贫困群众首选县级定点医疗机构住院就医。四是做实做细家庭医生慢病签约服务,进一步规范常见慢病“基础包”服务管理工作,每年随访1次,确保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肺结核等重点疾病管理率达到95%。五是规范实施好大病救治工作,将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艾滋病机会感染三个病种及时纳入救治范围,做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治尽治,确保救治率不低于98%。六是加强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工作,全力推进三级医院对口帮扶贫困县县医院,推动支援医院与受援医院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提升对口帮扶工作实效。七是严格规范诊疗行为和就医秩序,引导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合理就诊预期,严格遵守医疗机构住院和用药规定,杜绝自行要求住院、点名用药、点名治疗等违反医疗秩序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