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稳产保供是当前经济工作的一件大事。当前,随着恢复生猪生产综合措施的落地见效,红河州生猪生产呈积极向好的态势,猪肉价格平稳回落。
一是养殖信心和意愿逐步恢复,生猪养殖投资力度不断加大。随着非洲猪瘟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和恢复生猪生产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养殖户养殖信心和养殖意愿逐步恢复,对生猪养殖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全州年内计划投资100万元以上的新建生猪养殖场273个,总投资27.87亿元。
二是综合养殖水平提升,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不断加快。加大养殖技术推广服务力度,推广自繁自养、品种改良,及时择优劣汰、调整猪群结构,优化饲料配方、加强农业副产品饲料转化利用等降低养殖成本,开展生猪养殖技术培训。全力推进生猪适度标准化规模养殖,降低散养户在生猪养殖中的比重,提高养殖比较效益,加快生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积极做好非洲猪瘟防控形势下生猪生物安全防护试验示范。强化非洲猪瘟等疫病防控措施,开展“大清洗、大消毒”行动,加强对养殖场、屠宰场、运输车辆等重点区域、环节消毒灭源,提高生物安全防护水平,降低动物疫病风险。目前,全州春防工作有序展开,6个生猪生物安全防护试验示范工作已全面启动。
三是标准化规模养殖步伐加快,生猪补栏增养能力不断恢复。目前,全州有生猪存栏300头或年出栏500头以上标准化规模场608个,其中,南部6县共有存栏50头能繁母猪的生猪规模养殖场150个。全州能繁母猪存栏达28.48万头,年可提供600万头以上商品仔猪。为扭转去年下半年以来受非洲猪疫情影响形成的仔猪供应“空档期”出现仔猪补栏难的被动局面,养殖场采取培育后备母猪、能配尽配等技术应对措施,最大限度恢复扩大能繁母猪产能,提升养殖效益。预测未来几个月内,红河州生猪补栏增养能力有望进一步提升,仔猪价格逐步平稳回落。
四是猪肉价格平稳回落,生猪稳产保供能力不断提升。一季度,红河州预计生猪存栏295.98万头,生猪出栏91.85万头。猪肉平均价格从去年9月每公斤30.18元上涨至今年3月中旬的每公斤59.82元,涨幅高达98.21%,达到历史新高。但进入3月以来,环比增幅逐渐收窄,猪肉价格增速放缓。截至3月20日中午,红河州活猪价格已连续4周下降,环比前一周分别下降0.64%、0.28%、0.79%和0.48%。猪肉价格已连续3周下降,环比前一周分别下降1.02%、4.3%和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