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连日来,红河州宣传系统严格按照中央、省、州各级党委的决策部署,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宣传引导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做到全面动员、全面部署、全面加强,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打牢坚实的舆论基础。
州、县携手联动,全媒体矩阵式做好新闻宣传。红河州畅通信息发布渠道,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客户端等媒体平台,联合各县市融媒体平台,形成全媒体新闻宣传矩阵,通过“红河日报”“无限红河”“掌上红河”等权威公众号和客户端平台,在指挥部的统一指挥下发布新闻信息。
一是开设专题专栏。红河日报、红河广播电视台、中国红河网等州级媒体及各县市所属媒体包括所属新媒体平台,分别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持续开设相关专题专栏,充分宣传报道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决策部署,及时、客观、公开、透明发布重大疫情信息,准确宣传解读政策措施和科学防控知识,宣传报道全州各地各部门开展疫情防控的有力举措、医务人员抗击疫情的感人事迹。
二是整合资源力量,做好网上宣传引导。州级媒体以“掌上红河”客户端为首发平台,贯通州级网、端、微、视频等资源,对中央、省、州及各县市各部门发布的权威信息,以最快速度、最广泛平台大力推送;各县市融媒体中心同步抓好工作统筹,有序发布推送相关信息。截至1月29日,红河州各媒体平台共刊播1218条次,“红河日报”和“无限红河”2个官方抖音号发布短视频45条,总播放量1301.6万次,有效让公众全面了解到新型冠状病毒的有关知识以及防护措施,有效消除了恐慌心理。
三是媒网强强联手,营造强势网上舆论。州、县两级宣传部门协调移动、联通、电信三大网络运营商,利用其客户端转载推送疫情防控重要报道及信息,组织向全州手机用户群发公益短信,制作推出疫情防控宣传开机画面,让更多群众掌握了解疫情防控情况。
四是深入一线采访,发挥媒体力量。州、县两级媒体派出精干记者力量,深入医院、社区、超市、交通卡点和田间地头等开展采访报道,第一时间发布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防控阻击疫情最新消息,在全州树立良好的舆论导向。
强化宣传教育,及时有效开展社会宣传。
一是职能部门联动宣传。州、县两级宣传部、文明办与卫生部门协调联动,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识手册》、宣传活页、张贴画、短视频等制作编写工作,开展防疫知识进家庭、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边寨等“七进”活动,宣传内容由上往下编写推送,真正做到精准到村到户到人,切实做到广覆盖、重联动、有抓手、真管用。州民族语影视译制中心把预防知识用哈尼族语、彝族语录制成音视频发到少数民族地区播放。元阳县利用应急广播平台,将防控知识和《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关知识》音频发至14个乡镇138个村委会(社区)983个村组,利用应急广播每天至少循环播放3次,覆盖率达90%以上。
二是充分利用媒介广泛宣传。在车站公园、小区、购物广场、商业中心、酒店宾馆、厂矿等重点场所制作张贴公益广告,积极利用黑板报、宣传橱窗、村委会(社区)、农村小广场、文明实践中心(站、所、点)、道德讲堂等宣传阵地,以及商业区、临街商铺、银行、警务亭、车站、出租车等LED屏或电子显示屏,广泛深入开展社会宣传。
三是志愿者服务助力宣传。充分发挥各级志愿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在党委、政府和指挥部的统一领导和统筹下,精准对接需求,分类组建医疗救助、政策宣传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志愿服务队伍,把安全放在首位,坚持组织化、本地化、社区化、村寨化原则,依法科学有序有效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四是多种民族用多种语言宣传。结合红河州少数民族群众多,语言沟通上有一定障碍的实际,各县市迅速组建志愿宣传队,用少数民族语宣传,让少数民族群众听得懂、能领会、可落实。
全州宣传系统积极统筹管好用好州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发挥下沉基层、接近群众的特点,打通信息最后一公里,大大提高了人民群众对疫情防控的知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