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红河州把农民工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认真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坚持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依法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农民工工作。
治欠保支工作纳入政府考核指标。为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纳入政府年度综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定期执法检查督导制度,按年度考核各县市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州政府与13县市政府和11个州级部门签订《2019—2020年度全面实现劳动用工实名制管理及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目标责任书》,完善并落实州政府负总责,县市级政府具体负责的工作机制和部门包保责任制,形成了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综合治理的工作格局。
全面推进“六制一金”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认真贯彻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在全州所有在建工程项目全面推行农民工实名制管理、工资按月发放、由银行代发工资、施工承包单位代发工资、开设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在施工现场设立维权信息告示牌、交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等“六制一金”制度,保证了农民工按月足额领取工资。全州共有在建工程项目568个,农民工实名制551个,完成97%;工资按月足额发放550个,完成96.8%;总包代发工资543个,完成95.6%;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557个,完成98%;施工现场维权信息告示牌549个,完成96.7%;交纳农民工工资保证金523个,完成92%。
运用科技助力智慧劳动监察。建立信息化网络指挥系统,通过信息技术,对用工企业的劳动合同、用工状态、工资发放等进行适时监管,发现问题及时跟进处理,实现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关系无缝对接,就业登记、社保参保缴费、劳动仲裁等各项工作互联互通。运用互联网+监管、维权模式,着力建立集成“投诉举报受理、劳动监察人员调度、政策咨询、劳动用工信息互联”功能的红河州劳动用工实名制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30秒签订电子劳动合同、每天实时推送劳动者工资信息、人脸识别、电子围栏分级预警,打造智慧劳动监察一小时维权服务圈。
建立工资支付诚信体系。积极构建企业工资支付监控网络,督促企业全面落实农民工实名制管理、总包企业直发农民工工资以及工资保证金等制度。对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企业,及时立案调查,责令限期支付工资。2019年以来,在《红河人才网》等媒体向社会公布7家失信企业、3名法人黑名单,将拖欠农民工工资社会公示相关信息通报州级根治欠薪成员单位,实现联合惩戒。
注重工程建设领域欠薪源头治理。突出重点领域,以工程建设领域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餐饮服务等行业为重点,加大拖欠农民工工资隐患排查力度,做到辖区内的企业和项目一个不漏。对排查发现的欠薪问题苗头及时预警,实行一企一策、专人督办,做到问题不解决不销账。2019年以来,全州办结欠薪线索82件,共清欠农民工工资751.26万元,涉及农民工705人,实现了年底前全部清欠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