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红河州强化“项目为王”意识,围绕“怎么谋,如何干”,践行“三个工作法”,以作风革命效能革命引领重大项目建设,千方百计稳住投资这个“压仓石”。
高位统筹提“效率”。成立红河州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会,建立1+3+N”链产业工作体系(即1个委员会、3个办公室、N个作战工作专班和联动部门),由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任产业创新发展委员主任,建立“高位推动、链长负责、专班推进、联动招商、动态管理、合力攻坚”的工作机制,统筹推动项目工作。起草了《产业链行动方案》《产业链招商若干政策措施》《产业链推进工作评价办法(试行)》《产业链重大项目预审办法》《产业链重大项目流转共享办法》《产业链招商风险防控办法》等政策性文稿,努力为各个专班抓实产业提供政策支撑。州委、州政府印发了《红河州2022年州级领导挂钩重点项目实施方案》,由31位州级领导挂钩10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3190亿元和20个重点前期项目、计划总投资637亿元。
项目谋划建“机制”。深入践行项目工作法,采取“高位统筹谋划一批、高端智库策划一批、企业转型升级催生一批、优质企业裂变一批”的“四个一批”方式,健全项目谋划机制。建立12条产业链项目库,全州3000万元以上产业链项目共182项,规划总投资1224.98亿元,2022年计划完成投资136亿元。2022年公布5000万元以上“五个一批”支撑项目1252个、年度计划投资1465亿元。一季度集中开工产业项目102个、总投资389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5.5亿元;新增入库项目819个、总投资625亿元。
典型引路促“干事”。健全重点项目按月定期调度机制,加强重大项目常态化管理,实施州级 “红黑榜”考核机制,评选公告了一季度“骏马奖”,奖励3个县市350万元前期工作经费,提高项目投资的积极性、有效性。组织工信、自然资源等9个部门业务能手向州级和县市11大重点行业部门人员开展项目推进工作能力提升培训,并开展项目前期工作“擂台赛”,有效地提高了各行业主管部门干部谋项目、推项目的能力。
严督实导抓“攻坚”。积极践行一线工作法,开展“项目工作百日攻坚”,组成5个督导组对10个县市(不含边境3县)的中央和省预算内投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2022年集中开工产业项目共103项进行实地督导,推动项目建设大干快上。
资金保障。深入落实省级32条和州级17条稳增长措施,聚焦中央政策导向,已争取到上级各类项目资金78亿元(其中,2022年提前批次专债62亿元,占全省比重11.2%),457个市场主体获得奖补资金3228.5万元,政策成效不断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组织各银行业机构开展融资保障服务,定期向各县市收集融资需求项目向银行推送,目前已向16家银行机构推送161个项目、总投资2162.3亿元,融资需求952.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