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紧紧抓住重大历史机遇,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紧扣目标定位,聚焦发展需求,突出制度创新,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突破性发展。
推进制度创新,在优化整体功能上有突破。主动适应自贸试验区“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新要求,按照国务院批准的“总体方案”,加强与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同济大学副校长吴志强团队及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等的对接合作,加快推进自贸试验区空间总体规划、控制性详规、产业规划、专项规划等规划方案的编制,为自贸试验区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完成《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实施方案》《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改革试验任务可复制推广政策研究》初稿编制,配套制定《综合服务中心管理办法(试行)》《企业开办时间全程半日办结实施方案》《水电气视网一窗办理实施方案》《红河片区招商引资办法(试行)》《红河片区八条服务承诺》等政策,加快构建精简高效、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探索推行“一口岸多通道”和“口岸+加工制造+商贸物流”模式,大力发展口岸经济。创新实施“多评合一”“容缺受理”“区域评估”“先建后验”等模式,补齐准入机制、审批效率、服务水平3大短板。
深化简政放权,在扩大招商引资上有突破。结合实际提出“12+3”专项整治,重点整治服务不到位、通关成本较高、通关效率较低等问题。推行审批服务集中办、网上办、自助办、一次办、并联办、免费帮办,推进“证照分离”和“多证合一”改革,实行“一窗办理”,落实“会议协调、并联审批、互不前置、负面清单管理”审批制度,实现企业办事“只进一扇门、只上一张网、最多跑一次”,企业开办、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水电气视网接入时间大大缩短;围绕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投资领域改革等6大方面和红河片区96项试点任务,全面推进行政审批和行政服务标准化建设,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拓展并有序推进“一部手机办事通”一网通办功能等5个试点任务的落实;从用地保障、财税和跨境旅游、跨境电商发展等方面给予20条措施保障,由州、县两级领导干部带头招商引资,为企业提供快捷、周到的协调服务和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围绕加工贸易、大健康服务、跨境旅游、跨境电商等重点产业实施精准招商。目前,广东猫屎咖啡、华润三九药业等42家企业来访寻求投资,签约企业10家,签约金额107.1亿元,在谈项目7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