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红河哈尼梯田的故事在COP15上传遍世界

发布日期:2021-10-12 信息来源:红河日报 浏览次数: 字号:[ ]

  10月11日下午,《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在昆明隆重开幕。来自我省的哈尼族青年代表在开幕式上生动讲述哈尼族先祖与自然和谐共生,创造了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的故事。

  “这里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家湿地公园、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典范、全球36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伴着优美的旋律,故事娓娓道来,与会人员思绪飘往了美丽的红河两岸。

  在红河州的哀牢山间,山峰巍峨连绵,山中雨雾缭绕,森林广布,山涧众多,溪水直流,汇聚成河。山脚红河谷炎热的气候让河水蒸腾至山顶,凝聚降雨,养育生灵。1300年前,崇拜大自然的哈尼族祖先悉心保护着茂密的森林,围绕森林涵养出的丰富水源,哈尼人在森林之下搭屋建寨,又在村寨周边依山随势挖田引水,开垦出了宛如天梯的层层哈尼梯田。他们修渠灌田,沿渠以“木刻分水”制度保持了梯田用水的公平和谐,而沿梯田而下的生命之水,在河流中又形成水蒸气进入大气变成降雨,人的活动不仅没有破坏自然的循环,反而帮助它变得更加良性,形成了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这样一个人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农耕文明奇迹。

  冬去春来,在千百年的轮回中,哈尼人祖祖辈辈以稻作为生,生生不息,在这片土地上天人合一、与自然融为一体。保护和促进了多样的生命世界,让哀牢山区拥有2000多种植物和460种野生动物,成为世界生物多样化的展示地区。

  “今天的哈尼人充分分享着生态的红利,在葱绿的森林之下,在美丽的村寨中……”随着讲述者的生动讲述,一幅哈尼人民幸福美好生活的画卷渐渐展开。“我们依然住着蘑菇房、呵护着水系、耕作着梯田,依托生态农业种养模式和体验式旅游业态,生动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文明理念,过上了幸福生活,千年哈尼梯田依然生机焕发,大自然的生态馈赠体现得更加充分。”

  “我们相信,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哈尼族祖先传承下来的哈尼梯田文化将迎来更好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机遇,哈尼族山区将实现更可持续的新发展,哈尼人对美好生活的愿望将得到更大地体现。”哈尼族青年代表向全世界发出了邀请,“衷心欢迎您前来体验哈尼梯田文化,与我们共同分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成果。”讲述结束,会场掌声经久不息。红河哈尼梯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在COP15上传遍世界。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