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人名录及简介
- 索引号: 20240913-205328-748
- 发布机构: 红河州广播电视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8-07-05
- 时效性: 有效
《四季生产调》代表性传承人朱小和抢救性记录工作获得全国优秀
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国家图书馆举办了“年华易老,技• 忆永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成果展映月”系列活动,包括纪录片展映、主题活动、优秀成果推介会、主题展览等。由元阳县非遗中心承担完成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季生产调》代表性传承人朱小和抢救性记录工作的项目成果受邀参加了此次活动。
《四季生产调》项目在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指导下,于2015年5月开始启动,到2017年12月完成拍摄工作,采集原始素材:口述速记稿4.7349万字、视频84小时、音频7小时、图片390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传承人专题资源库,并将记录成果制作成纪录片。2018年5月,经国家非遗、文献和影视专家严格细致评审,在全国230多个同批次项目中胜出,获评全国25个优秀项目之一,项目成果综述片在国家图书馆展映。
《四季生产调》是举世闻名的梯田农耕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是指导哈尼族以梯田农耕为核心的生产生活的百科全书。生长在哈尼莫批(哈尼族祭司)世家的朱小和,从记事起就跟随祖父出入演唱场所,并很快精熟了《四季生产调》等古典诗歌的演唱技艺。他的演唱吐字清晰、唱腔圆润,富有强烈的感染力,成为名满元阳、红河、绿春、金平等县的著名歌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