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传承人名录及简介

  • 索引号: 20240913-205314-649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05-27
  • 时效性: 有效

元阳县哈尼四季生产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朱小和

  朱小和,男,哈尼族,1940年9月出生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攀枝花乡硐蒲村委会硐蒲村。

  朱小和技艺传承经历了莫批传承和家庭传承。1952年,祖父朱侯惹在农闲或晚上在火塘边、梯田边把古歌传授给朱小和;为了更加全面巩固和提高哈尼民间文学的技艺,1954年,朱小和到元阳县原胜村乡高城村拜普科罗为师,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自学。1973年始,朱小和开始广收徒弟传授哈尼古歌等哈尼莫批文化技艺。

  1955年,朱小和演唱的哈尼族创史诗作品《窝果策尼果》荣获第二届云南文学艺术创作奖一等奖。

  2002年5月26日被云南省文化厅、云南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云南省民族音乐师”。

  2007年6月,被命名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主要代表作分别是1986年7月、1992年12月由云南省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哈尼阿培聪坡坡》《哈尼古歌》。这些主要代表作由朱小和本人先后在1985年7月和2002年间到广东、深圳、昆明等地演唱、交流,赢得了广大民族文化爱好者的赞赏。近年来,朱小和多次接受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等国内外新闻媒体的采访,为宣传哈尼梯田农耕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以朱小和为主要传承人的《哈尼四季生产调》《哈尼哈巴》被列入第一、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

  2014年,其大弟子李有亮将师父朱小和演唱的哈尼古歌带到意大利米兰世博会,成为中国馆驻馆演出节目。

  朱小和为红河哈尼梯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为保护元阳以哈尼梯田农耕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