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非遗项目名录及简介

  • 索引号: 20240913-205413-65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19-08-20
  • 时效性: 有效

建水花灯

  

  素有“文献名邦”、“滇南邹鲁”之称的建水县的山区、半山区和坝区的村寨里,流传着一种别具一格的花灯,这种花灯既有汉族花灯的韵味,又有彝族音乐的风格,因此被称为“彝族花灯”,是云南花灯中一个有特色的支派。 

  建水彝族花灯源远流长,早在明清时期就有小曲流入滇南。明崇祯年间,建水学宫书法教授包其伟的诗中就记述说“莲花落”已在建水流行;清雍正年间建水白云村的第一代灯师就已唱灯;清道光年间,灯师楚惠曾在羊街教唱《打花鼓》、《渔家乐》、《补缸》、《乡城吵闹》等剧目。 

  建水花灯根据演唱的内容,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是表达青年男女思念之情和爱慕之心的爱情小调。如《采花调》、《送郎调》、《小小粉团》。二是描写妇女诉说生活中不幸遭遇和发泄悲愤情绪的诉苦小调。如《寡妇哭五更》《黄花囡哭老公》。三是人们在从事劳动过程中随口编成的富有生活情趣的生产生活小调。 

  建水花灯是滇南地区特有的一种民间艺术。艺术风格是彝歌带有灯味,汉灯夹着彝歌;节拍花样多,节奏变化大,音域宽广,旋律清晰。乐器以四弦、竹笛、二胡为主。 

  建水花灯的传统剧目有《打花鼓》、《打渔》、《打草竿》、《补缸》、《玉钓瓶》、《霸王下山》、《张三杀羊》、《劝赌》、《乡城吵闹》、《老贾休妻》、《韩湘子渡妻》等30多个。1956年—1982年,曾先后为省、州、县有关文化单位提供过许多音乐、剧本等方面的资料,并参加省级文艺汇演,获得各方面的好评。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