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非遗项目名录及简介

  • 索引号: 20240913-205352-999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文化和旅游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2-10-21
  • 时效性: 有效

哈尼族传统舞蹈《莫蹉蹉》

  哈尼族《莫蹉蹉》舞是绿春县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民族民间传统舞蹈之一,流传于绿春县戈奎乡子雄、俄普、俄玛一带哈尼族聚居村寨,是哈尼族白那支系丧葬祭礼活动中跳的舞。哈尼语“莫”为老人,“蹉”为跳,即为正常死亡的高龄男女举行“丧事喜办”祭礼跳的舞。舞蹈的起源与古老的狩猎采集生活和祭祀活动有关,从模仿狩猎中的禽兽飞跃奔跑和表现猎人凯旋的心情,舞蹈用甩铝心球、嘴咬桌子,手拿三叉、铜钱棒、砍刀、镰刀、棕扇等表演,体现送老人和驱赶鬼神的场景。

  《莫蹉蹉》最初主要用于祭祀、丧葬老人时跳的舞,舞姿不求统一,但每个动作均有象征性,男性模拟狩猎动物或鸟类,女性手持棕扇模拟白鹇鸟动作,各自起舞,表示对死者的尊敬和怀念,既庄重肃穆又感情真挚。随着社会的发展,摸蹉蹉逐渐淡化祭祀成分,发展为今天既可用于祭祀仪式又可作为自娱活动的舞蹈,不仅在祭祀、丧葬时跳,逢年过节、农事休闲时也可跳。

  《莫蹉蹉》以铓、鼓、锣、钹等为伴奏乐器,以三叉、铜钱棒、铝心球、桌子、砍刀、镰刀、棕扇为道具,棕扇为女子专用道具。舞蹈有一定技巧性,动作古朴、厚重、风趣,多用脚步颤动,起伏开跨及大小手臂甩转,部分舞姿与岩画舞图相似。有“老熊洗脸”“猴子作揖”“猴子抱瓜”“老鹰叼小鸡”“老熊穿裤”“猴子搂腰”“公鸡斗架”“猴子掰包谷”“老鹰拍翅膀”“老熊走路”等10多套动作,形态逼真、舞姿优美,民族特征鲜明,有浓郁的地方风味。2017年,哈尼族《莫蹉蹉》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