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
- 索引号: 20240913-204852-01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教育体育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5-14
- 时效性: 有效
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苏胜全省级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成员遴选通告
为充分发挥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基础教育领域省级教学名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引领基础教育领域优秀人才的迅速成长和发展,云南省教育厅启动基础教育领域省级教学名师工作室组建工作。
工作室成员报名工作于5月10日至5月25日进行,如有符合条件的老师可积极参与报名。
组建模式
“省级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按照“1×10×5”的基本模式组建。具体内容为:苏胜全老师作为“云南省基础教育领域省级高中语文教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由主持人根据“工作室”发展规划自行拟定成员遴选条件,从区域内的中小学遴选10名高中语文学科领域的中青年骨干教师,作为“工作室”成员;再由每位成员引领5名同一学科领域的青年教师,作为“工作室”学员,组成专业发展共同体。
工作室目标
打造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立足一线、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网络为交流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的研修团队。
建一支优秀的团队。通过五年的培养,有效推动工作室成员的专业成长,力求成员们在师德上出榜样,教学上出精品,教研上出成果,管理上出经验,促进学科教学共同发展。名师团队,共享高中语文教学资源,形成群体效应。在主持人的引领、组织保障下,重点培养一批省、州(市)、县(区)级的中青年骨干教师,着力提升教育人才素养。
着力解决一线教学问题。组建一支有语文情怀的团队。关注“三新”,立足边疆实际,以新课标研读、新课程研讨、新高考研修等方式着力研究解决高中语文一线教学现实问题,如教材教学重难点探析、新高考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等。
产出一批研修成果。新课标背景下深化中小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开发特色语文学科校本课程,以精品教学实录、个案集(含教学设计、课件、教学评析、教学反思)、论文、课题报告等形式输出成果。关注高中语文思政教育功能,开展课题研究,努力把工作室建设成为有活力、有特色,研究型、学习型组织。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名师工作室”为平台,最大限度地扩大工作室的引领示范作用,带动边疆薄弱学校的发展。积极参与全省开展的培训活动,积极参与名师送培到区、到校活动,对薄弱区域、学校教师集中开展送教送培上门活动。
搭建一个多功能的网络平台。创建工作室网络平台,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的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的研究成果,使网络平台成为学科教学动态工作站、成果资源生成站,利用网络平台使更多人群受益。
工作室发展规划
培养一线教育教学人才。探索并形成在教学实践中引领中青年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专业能力持续发展的工作机制;周期内,为有效提高区域内中小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作出积极贡献。
有序有效开展教学研修。确定每年课堂教学研究专题及工作方案,组织全体人员参与,共同完成专题研究任务,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报告。
工作室全体人员独立完成各校高中语文展示活动,再由小组合作、团队协作的形式完成制定计划、质量分析等工作,在研修和教学实践中切实提升专业能力。
由主持人牵头确定每学年课堂教学研究专题及工作方案,组织全体成员、学员参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专题研究任务,形成阶段性研究成果及报告,以供更大范围内借鉴、推广和应用。
骨干成员遴选条件
1.40岁以下教师,一级教师以上(含),身体健康,师德良好,有强烈的学习提高愿望;所在单位支持工作。
2.承担我省中小学一线教学任务6年以上,获得校级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以上奖励的;有微课制作写作、学科专业软件应用、网络建设、图文信息处理、摄影摄像特长的;县(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教坛新秀优先;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条件。
3.工作室共遴选10名成员,组建成工作室10个团队,10名成员担任团队负责人,分别组建不少于5人的教研团队。为便于开展活动,工作室成员名额优先红河州各市县教师申报。学员无年龄、职称限制。
4.一旦入选,5年内不得退出,必须严格遵守活动纪律,严格考勤制度。
5.申报成功后,还有后续评审环节,不代表遴选入本工作室,请关注评审进度及结果。
申报步骤
在手机上下载“云南教育”APP,注册账号后登录APP,登录后点击“我的服务”,在我的服务界面中找到“申请系统”服务,在此界面找到“108.云南省人才遴选平台”,点击申请系统,申请时按要求填写备注。
主持人工作地点:个旧市第一中学
主持人简介
苏胜全,云南省个旧市第一中学高中语文教师,2024 年入选云南省“兴滇英才基础教育省级教学名师”,从事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工作17年。
2019年8月获得“红河州骨干教师”称号,2022年8月获红河州“红烟园丁奖”称号,2023年10月获评个旧市市管专家。2019年以来多次受聘担任个旧市骨干教师评审专家、个旧市课堂教学竞赛评委组组长、红河州统测命题专家、命题组学科组长,德宏州“555”教师培训陇川县培训专家。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教学与研究》《中学语文》《云南教育》《红河教育》等期刊上发表文章20余篇,其中7篇被中国知网数据库收录。所带班级先后获得“红河州先进班集体”“云南省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先后指导学生30余人次获得国家级作文竞赛奖励,其中一等奖4人,指导学生发表文章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