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191359-244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8-15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建设项目环评信息公开表(崩打光伏发电项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3-3856544、0873-3197054(州政务服务中心1楼C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区C11号生态环境综合窗口)
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蒙自市观澜路中段红河州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科
传 真:0873-3856544
邮 编:661199
项目名称 |
崩打光伏发电项目 |
建设地点 |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灵泉街道崩打村 |
建设单位 |
开远汇科新能源有限公司 |
环评文件类型 |
报告表 |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
云南天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
项目概况 |
|||||
打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灵泉街道崩打村,项目范围均位于开远市,不涉及跨县市,光伏方阵中心坐标东经103°7′25.515″,北纬23°37′41.891″,升压站厂址中心坐标为东经103°7′43.086″,北纬23°37′31.617″。本光伏电站采用容量为580Wp的单晶硅双面光伏组件,采用固定倾角运行方式,光伏阵列面倾角采用23°,并网逆变器选择320kW组串式逆变器;共建设38个光伏方阵,其中21个3.2MW的方阵,6个2.24MW的方阵,6个1.92MW的方阵,5个1.6MW的方阵。工程交流额定容量为100MW,直流额定容量为128.21MW。每个光伏子方阵经逆变升压后输出电压为35kV,在适当位置设置35kV箱变。每个光伏方阵电力经箱变升压至35kV后,采用4回35kV集电线路汇集电能送入升压站,拟在34#光伏方阵东侧新建一座110kV升压站,配置1台主变压器,主变压器容量为1×100MVA(户外式)。 |
|||||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
|||||
一、施工期 1、废气 项目施工期大气污染物主要是施工扬尘、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及装修时产生的废气。 1)施工扬尘 项目的扬尘主要是由道路的修建、地基开挖、建材装卸等施工作业,以及施工形成的裸土面而产生,再就是施工车辆运送水泥、沙石等材料也可能引起较大的扬尘及道路粉尘。主要污染物为TSP,不含有毒有害的特殊污染物质,对施工环境有一定的污染。粉尘呈无组织排放,其产生强度与施工方式、气象条件有关。 由周围环境关系图可知,项目周围最近的居民为周边村庄居民,最近处距离21#光伏方阵内侧约62m(周边村庄),距离较近,施工中若不采取扬尘防治措施,将对其产生扬尘影响,因此项目施工时应对场地进行洒水降尘,堆场进行遮盖,由于光伏板施工作业面呈点状和线状,不会造成大面积地表裸露。升压站距离村民较远,经采取上述措施后,施工扬尘对周围居民影响不大。 2)施工机械和车辆废气 本项目施工期废气主要来源于运输车辆及其它燃油机械施工时产生的废气,其中的污染物主要有烟尘、NOx、CO及CHx等,会对环境空气造成一定影响。施工机械废气具有间断性产生、产生量较小、产生点相对分散、易被稀释扩散等特点。项目区处于半山坡地形,周边无特别高的山体,有利于大气扩散,一般情况下,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所产生的废气污染在空气中经自然扩散和稀释后,对项目区域的空气环境质量影响不大。 3)装修废气 施工期的室内装修主要为升压站区域生活楼、附属用房装修。在装修过程中焊接粉尘和粉刷过程中会产生少量非甲烷总烃,产生量少,装修时间较短,装修废气随着装修的结束而消失。 2、废水 项目施工期废水主要包括建筑施工废水、施工生活污水、雨季径流、基坑涌水。 1)建筑施工废水 建筑施工废水主要为混凝土养护废水、工具清洗废水等,产生的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回用于施工现场洒水抑尘,不外排,不会对周围地表水体产生影响。 项目光伏阵列区施工仅建设光伏板和箱变等少量工程,施工期不产生建筑施工废水。 2)施工生活污水 项目施工人员施工人员在生活区住宿产生一定量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化粪池预处理后,全部回用于场地绿化,不外排,不会对周围地表水体产生影响。 3)雨季径流 雨季径流主要为雨季降水冲涮施工场地产生,其产生量根据降雨情况不同而不同,所含污染物主要为SS和微量石油类,升压站场地边界外建设截洪沟,场地内雨季径流经沉淀处理后,尽量回用于场地,剩余部分再外排。光伏区和道路区在地势低处设置排水沟,排水沟末端设置沉淀池,废水经沉淀后再外排,对周围地表水体影响较小。 4)基坑涌水 基坑废水主要来源为大气降水,所含污染物主要为SS,经沉淀处理后可回用于场地,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大的影响。 3、噪声 项目施工期间噪声源主要为机械噪声,施工建设过程中将使用挖掘机、运输车辆等噪声较大的设备及车辆进行施工。通过采取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对强噪声设备进行一定的隔声及减振处理、对施工机械进行维护、施工生产生活区四周设置2.5m高围挡及靠近长脚坡村声环境保护目标一侧施工时,采取建设隔声屏障措施,运输车辆经过村庄时减速行驶等措施能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固体废物 项目施工期固体废物主要为废弃土石方、建筑垃圾及生活垃圾。 1)废弃土石方 工程建设产生的土石方均在项目区挖填平衡,不产生永久弃方,不设置永久弃渣场。土石方开挖后,临时堆放在场地旁,随后覆土回填于开挖处。表土堆场堆放采取临时覆盖措施,周围建设截排水沟,施工结束后撒草绿化,土石方开挖对环境影响小。 2)建筑垃圾 施工建筑垃圾主要指项目升压站建设过程中的建筑垃圾主要来源于主控综合楼、配电装置楼、水泵房和主变基坑等构筑物的施工产生的废弃建筑材料,如砂石、石灰、混凝土等。本项目光伏板区施工不建设建筑物,基本无建筑垃圾产生。项目建筑垃圾拟分类收集,可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可回收部分委托有资质单位清运至处置,采取上述措施后,对环境影响不大。 3)生活垃圾 项目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清运至周边村庄生活垃圾收集点统一处置。 5、生态环境 项目施工对生态环境影响主要包括工程占地的影响、对动植物资源的影响以及水土流失。项目建成后,整个项目区除建筑、道路外,会在场区进行绿化,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生态恢复补偿措施。建水燕子洞风景名胜区位于21#光伏方阵西侧425m处,施工作业中产生的扬尘对环境空气造成的影响大小取决于产生量和气候条件,影响面主要集中在施工场地200m范围内,且开远市主导风向为南风,风景名胜区不位于项目区下风向,距离建水燕子洞风景名胜区景点4.6km,施工期运输路线主要为开远→崩打→项目区,不从景点路线运输。综上,对建水燕子洞风景名胜区影响较小。此外,项目用地占开远市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较小,总体不会改变当地土地利用格局,因此项目建设对区域土地利用格局影响不大。通过采取选择当地适宜植物及时恢复绿化进行恢复等措施后,施工对生态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施工期的不利影响都是暂时的,项目建成后,大部分影响会消除。 二、运营期主要环境影响及防治措施 1、废气 光伏发电是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在转换过程中没有废气排放。运营期环境空气影响主要为食堂油烟影响,升压站生活区配置1个员工食堂,设置1个灶台,供8人就餐。食堂使用电能,产生油烟量很少,且为间歇性排放。油烟经抽油烟机处理后,通过油烟管道高于综合楼屋顶1.5m外排,对周围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2、废水 本项目运营期产生的废水主要为职工生活污水和太阳能电池板清洗废水。 升压站食堂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与生活污水一同进入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升压站周边耕地施肥,不外排。光伏组件清洗废水可直接作为植物的生长用水,不外排,对外界环境影响很小。 3、噪声 项目噪声源主要为光伏方阵箱式变压器和升压站内主变压器运行时的噪声。通过采取选用低噪声设备,合理规划升压站平面布置,加强升压站运营管理来降低噪声,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不大。 4、固体废物 项目产生的固废为一般固废、危险固废及生活垃圾,其中一般固废包括废光伏板、废逆变器和废磷酸铁锂电池;危险废物为废矿物油及废铅蓄电池。废光伏板按照《光伏组件回收再利用通用技术要求》(GB/T39753-2021)由厂家定期回收处置。废逆变器、废磷酸铁锂电池属于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统一收集暂存于升压站仓库内,由设备生产商回收。废矿物油和废铅蓄电池分类收集后,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定期交由资质单位处置。项目运营期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为平时工作人员用的生活废品,包括食堂菜叶、废纸、包装袋,项目内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后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部分袋装后放入项目办公生活区的垃圾桶内,定期自行转运至周边村庄垃圾收集点统一处置。 采取以上环保措施后,固体废物全部得到妥善处理处置,对环境影响小。 5、电磁辐射 通过类比类比天门市佛子山镇200MW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110kV升压站工程),项目升压站建成投运后,类比上述变电站工频电磁辐射监测结果,可以反映出本项目升压站建成后对电磁环境的影响最大值不超过98.502V/m、1.688μT,以此预测出本项目升压站建成运行后其厂界工频电磁辐射满足工频电场强度4kV/m(4000V/m),工频磁场强度100μT的控制限值要求,对周边电磁环境造成影响较小。 根据现场踏勘,本项目110kV升压站周围30m内无居民点,电场强度和磁感应强度均有随距离增加而减小的特点,故升压站产生的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对周边的影响较小。 6、环境风险 项目运行过程环境风险主要为变压器油、废矿物油及硫酸(废铅蓄电池内)发生泄漏、燃烧及爆炸。变压器油、废矿物油及硫酸(废铅蓄电池内)泄露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项目设有事故油池对泄漏情况下进行收集,事故油池进行防渗处理,事故油池容积可以满足项目变压器油泄漏储存,事故油池中收集的90%的变压器油回用于变压器用油,10%作为危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建设单位按照本报告提出的环境管理措施实施,项目环境风险影响范围较小,环境风险可接受。 |
|||||
公众参与情况 |
|||||
无。 |
|||||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
|||||
|
|||||
拟审批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