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云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注册 登录 加入收藏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建设项目环境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191446-860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4-06-18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生态环境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拟进行审查公示[金平(红河)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系统建设项目]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程序及信息公开要求,我局拟对以下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进行审查。现将拟审查的环境影响 评价文件基本情况予以公示。

  联系电话:0873-3856518、0873-3197054 (州政务服务中心1楼C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区 C11号生态环境综合窗口 )

  公示期:5个工作日

  听证权利告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公示起五日内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可提出听证申请。

  通讯地址:蒙自市观澜路中段红河州生态环境局科技与规划科(核与辐射环境管理科)

  传真:  0873-3856518

项目名称项目

金平(红河)X波段双偏振天气雷达系统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

红河县宝华镇宝华村落恐尖山

建设单位

云南省红河县气象局

环评文件类型

环境影响报告表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

云南中环正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项目概况

项目位于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宝华镇宝华村落恐尖山,属于新建项目,占地面积为150hm2,新建1部X波段双偏振多普勒天气雷达及附属设备等。

主要环境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施工期:

一、生态影响控制措施

(1)进场施工之前,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保护意识教育,让每一个施工人员了解生态保护与管理工作的具体要求和相关注意事项。教育施工人员,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及相关规定,禁止随意破坏植被,自觉保护好项目周边的各种动物、植物和自然景观;

(2)项目施工过程中应加强管理,控制临时占地面积,尽量集中在征地范围内,贯彻落实“尽量少占地、少破坏植被”的原则,将临时占地面积控制在最低限值,减少对施工区域周边地表植被的压占和扰动,不得随意扩大施工范围;

(3)合理安排工期,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施工造成的水土流失;

(4)施工人员要注意用火,以免引发森林火灾,造成对植被和生境的不必要的破坏;

(5)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对临时占地进行土地平整,尽快实施生态恢复措施,恢复土地原有使用功能。

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可以减缓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

二、二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区域的生态保护措施

(1)在项目占地范围内施工,严禁占用和破坏其他区域,禁止超范围扰动地表;

(2)尽量避免了扰动饮用水水源地生态。避开雨天施工,不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清洗施工工具;

(3)项目占地范围内,除了掏挖基坑处,严禁随意踩踏植被;

(4)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材料运输,并严格划定施工人员行走路线,避免对施工范围之外的植被造成碾压和破坏;

(5)禁止在饮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内存放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生态垃圾等固体废物应及时运出并按要求处置;

(6)及时将临时堆土回填平整,复绿,选取当地优良乡土草种进行植被恢复,保证绿化栽植的成活率。

三、污染影响控制措施

1、大气环境控制措施

(1)场地平整和施工作业面扬尘

①在施工场地清理阶段,做到先洒水,后清扫,防止扬尘产生;

②施工场地物料堆放覆盖、施工现场地面硬化、渣土车辆密闭运输;

③施工场地定期洒水,以有效防止扬尘,在风速大于四级风速气象条件下加大洒水量及洒水频次;

④临时堆场上覆盖防尘网、防尘布、加大临时堆场区域洒水降尘频率。

(2)道路扬尘

在运输、装卸建筑材料时,要采用轻装轻卸,尤其是泥沙等运输必须控制其散落和扬尘的污染;进出工地的运输车辆减速行驶,施工工地进出口处地面设置草垫并定时洒水降尘;车辆限速。

(3)施工机械废气

①应尽量使用电动施工机械或尾气排放达标的、以内燃机为动力的施工机械设备;

②定期对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进行维护检修。

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废气可以得到有效管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措施可行。

2、施工期废水防治措施

施工现场设置临时沉淀池,底部铺设工程塑料布进行防渗,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经临时沉淀池收集沉淀处理后回用于施工场地洒水降尘。

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废水可以得到妥善处理,对周边环境影响小,措施可行。

3、噪声控制措施

①在符合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尽可能选取噪声低、振动小、能耗小的先进设备。加强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避免由于设备性能差而使机械噪声增大的现象发生,避免偶发噪声发生;

②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③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环境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真落实各项降噪措施,做到文明施工;

④运输施工物资应注意合理安排施工物料运输时间;

⑤加强对施工场地的噪声管理,文明施工,做好区内交通组织,施工场地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设立专人负责。

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噪声可以得到有效管控,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4、固废控制措施

(1)项目施工期开挖所产生的土石方,全部用于项目区内回填和平整场地。

(2)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经集中收集后清运至附近村庄生活垃圾收集点,定期清运处置。

(3)项目废弃包装料经收集后能回收利用的回收利用,不能回收的统一收集后与生活垃圾一同处置。

(4)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能回用的进行回收利用,如不能回用的由施工单位及时收集并清运至有关部门指定的建筑垃圾堆放点,禁止与生活垃圾混合,禁止随意丢弃。

经采取以上措施后,施工期固体废物可以得到有效处理处置,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运营期:

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定期巡检维护。

二、污染影响控制措施

1.运营期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柴油发电机每年使用时间很短,产生的废气量较少,经自然扩散后,对环境影响较小。

2.运营期水环境保护措施

项目运营期无生产废水产生,不设置值班人员,巡检人员用水主要为自带的饮用水。

3.运营期声环境保护措施

(1)在设备选型上首先选用符合国家噪声标准的设备,尽量选用低噪声的设备。

(2)定期维护保养设备,使设备稳定、低噪声状态运行。

4.运营期固体废物保护措施

(1)生活垃圾:经自主收集后送往附近村庄指定的垃圾收集点,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

(2)废旧蓄电池:更换下来的废蓄电池由厂家当场拉走处理,不在站内暂存。

(3)废机油、箱式变压器事故油:暂存于危废暂存间内,定期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置。

5.运营期环境风险保护措施

(1)柴油、废机油和箱变事故油泄漏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危废暂存间设置应严格按照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 18597—2023)的有关规定,做好防风、防晒、防雨、防漏、防渗、防腐以及其他环境污染防治措施,防止二次污染,必须按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分类管理,分类存放;配备必要的危险品事故防范和应急技术装备;

②危废暂存间地面按照重点防渗区进行防渗处理,防渗层为至少1m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cm/s,或至少2mm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mm厚的其他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cm/s。本次环评建议采用混凝土硬化,并在地面上方采用2mm厚的环氧树脂进行防渗;

③加强工作人员危险品贮存、使用危险品事故防范和应急技术装备的常识,危废暂存间管理人员须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油品泄漏;

④设置危险废物管理台账,如实记载危险废物的来源、数量、特性、包装容器类别、入库日期、存放库位。贮存期间,定期对存储容器进行检查,及时更换破损容器;

⑤使用符合标准的容器盛装危险废物。装载危险废物的容器及材质要满足相应的强度要求,且必须完好无损;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材质和衬里要与危险废物相容。必须定期对所贮存的危险废物包装容器及贮存设施进行检查,发现破损,应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更换;

⑥加强对设备进行检查和巡视,发现漏油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2)箱式变压器事故油泄漏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箱式变压器事故池设计需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应严格做好防雨、防渗、防腐蚀措施,定期检查和维护油池;

②加强工作人员事故防范和应急技术装备的常识,工作人员须经过专业的知识培训,避免因操作不当造成事故油泄漏;

③加强对设备进行检查和巡视,发现漏油情况及时进行处理。

(3)电磁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正确设置发射机设备各项参数,使其输出匹配,对操作人员需经过严格的上岗培训;

②改进发射机屏蔽接地的效果,避免造成屏蔽体的二次辐射;

③雷达塔顶设置玻璃钢避雷针,避雷针底座安装螺栓使用热镀锌扁钢直接连入地网;

④为防雷电波侵入,电缆进出线在进出端将电缆的金属外皮、钢管等与电气设备接地相连;

⑤为防止非工作人员进入雷达台站内,项目区四周设置2m高围挡。同时为防止人员误入天线顶部,该雷达站天线加装天线罩,并设置高压连锁装置,即人员在工作状态下进入天线罩时,雷达天线高压将自动断电,实现对误入人员的保护;

⑥严格限制天线扫描仰角,仰角应在0.5°以上运行;

⑦近场区(0~365m)建筑物最高高度与天线中心法线垂直高差需大于天线半径1.2m,并及时到当地规划部门备案,避免周围新建建筑物超高。

(4)火灾引发的次生反应的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①加强设备电线及接头的检修及维护,防止因线路老化、接触不良等原因造成火灾事故;

②设置危险警示牌,配备消防沙和灭火器;

③项目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加强原料的运输、贮存、使用过程的管理;在原料存放和使用过程中,应加强专人管理,禁止吸烟,禁止明火产生,整个车间均要防火防爆;为防止摩擦、冲击等发热、发火花而起火;电气设备应定期检修,发现可能引起火花,短路,发热及电气绝缘损坏,接触电阻;为监视整个厂区的生产运行情况、火灾及安全防范,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事故应急预案,防止爆炸、火灾等事故引发环境污染事故;

④严格规范员工操作,做好防护措施,加强职工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素质,严格执行作业规程,严禁违章作业,防止因失误操作造成环境风险事故的发生。

公众参与情况

建设单位或地方政府所作出的相关环境保护措施承诺文件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信息全本公开承诺书

拟审批意见

 
  • 一部手机游云南

  • 一部手机办事通

  • “互联网+督查”

  • 云南省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和问卷调查平台

  • 2025年红河州食品安全“你点我检 服务惠民生”活动...

  • 阻碍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问题线索征集

  • 为基层减负线索反映

  • 影响营商环境建设问题线索征集

  • 红河州“局长坐诊接诉”企业诉求直通窗

  • “互联网+督查”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征集问题线索

  • 我的服务 您来点评

x

网站支持IPV6   滇ICP备09006781号 滇公网安备 53250302000196号 网站标识码:5325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