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2915-332
- 发布机构: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02-06
- 时效性: 有效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2019年度预算绩效整体支出报告
一、基本职能及主要工作
(一)部门主要职责
中国共产党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委员会党校成立于1953年5月,是在中共红河州委直接领导下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是党委的重要部门,是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的主渠道,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主要职能:
1、培训轮训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及后备干部,培养理论干部;
2、承办党委和政府举办的专题研讨班;
3、围绕国际国内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承担党委和政府下达的调研任务,推进理论创新;
4、针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理论宣传,开展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
5、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开展党校在职研究生以及其他形式的干部继续教育和培训;
6、承办州委、州政府和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设置情况
我单位为独立编制核算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组织人事科、党的建设办公室、干部培训科、科研管理科、行政科、继续教育科、公共管理与社会建设教研室、州情研究室、文化与科技教研室、信息中心、党的建设教研室、图书馆、经济建设教研室等14个科室和机关党委。
(三)重点工作概述
2019年,我校(院)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行政学院工作条例》《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暂行条例》《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及省委、州委实施意见,按照校(院)党委“13111”工作思路,努力推进工作实现“七个新”要求,即有新的学习作风、有新的思想认识、有新的行动自觉、有新的工作能力、有新的精神状态、有新的工作激情、有新的工作业绩,在巩固我校(院)省级文明单位创建成果的基础上,促进校(院)软、硬件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努力实现2020年争创全国文明单位的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扎实开展干部教育培训。按照相关培训要求,继续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进头脑、进课堂、进课题工作。发挥州委党校、州行政学院、州社会主义学院、州少数民族干部学校、州妇女干部学校职能作用,重点抓好党员干部、公务员等干部轮训培训工作,为推进全州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干部队伍。
二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以建设一支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干部队伍为目标,抓好班子建设、带好队伍,增强领导班子的领导力和带动力,进一步提升干部教师能力素质。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培养“名师”“名士”“名家”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采取个人主动提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学科研能力。
三是扎实开展科学咨政服务。坚持科研为教学服务、为党委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的方针,深入开展州情、民情、社情调研。加强组织服务,有计划地申报省、州级课题,抓好校管课题。不断完善科研工作合作机制,加强与省委党校、大专院校、州级有关部门等单位的合作,不断提高科研质量。做好校刊《红河探索》出版发行工作,提升校刊影响力。
四是加强行政后勤工作。打造高素质后勤服务管理队伍,为后勤服务保障提供人才支持。提高后勤人员专业化技能培训、规范后勤服务工作标准。适应党校后勤工作“新常态”,推进后勤服务工作标准化、精细化服务新进程。实现党校传统后勤向现代化智能服务后勤的改革与创新,创造党校后勤服务工作的新格局。
五是加强办学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州委、州政府的关心和支持,完善办学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争取开展学员住宿楼、餐厅改扩建、智慧校园等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办学基础设施。
六是加强党的建设。按照“围绕业务抓发展,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党的建设与业务实践同心同向,努力实现党建和业务工作双融合双推进。持续推进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党味浓、党性强、党旗红”机关党建品牌创建等工作,全面推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不断增强党员队伍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校党委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强化执纪监督,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落到实处。
二、预算单位基本情况
我单位编制2019年部门预算单位共1个,事业编制76名,其中:从事行政和党务工作的事业编制 29名,从事教学及专业技术人员事业编制47名。截止2019年12月,财政全供养在职实有人数71名。
离退休人员 49人,其中: 离休 3人,退休 46人。
车辆编制0辆,实有车辆0辆。
三、预算编制情况
我单位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结合本部门实际工作情况,对收入预算、基本支出预算、项目预算支出进行编制。坚持“收支两条线” 、实事求是的原则,加强财务风险控制,服务大局,保障重点项目实施,做到量力而行,收支平衡。
一是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把制度建设作为开展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牢固树立“讲绩效、重绩效、用绩效”的绩效管理理念,进一步增强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全面加强预算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和科学精细化管理水平。
二是加强预算编制绩效管理,强化项目绩效目标。对单位申报的预算项目进行全面梳理、加强审核、合理保障,明确项目立项依据、项目内容、实施主体、制定绩效目标,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
四、支出绩效情况
中共红河州委党校2019年度支出决算数2,017.33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575.30万元。占总支出的78.09%;项目支出442.03万元,占总支出的21.91%。与上年对比增加支出34.71万元,增幅1.75%,主要原因是增资增加支出。
(一)基本支出1,575.30万元主要用于保证工作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各项支出。包括工资福利支出、商品和服务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等。其中:
1、“2050802干部教育”项支出1,329.07万元。占支出的84.37%。
2、“2080502事业单位离退休”项支出70.73万元。占支出的4.49%。
3、“2080505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项支出95.99万元。占支出的6.1%。
4、“2080506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项支出7.55万元。占支出的0.48%。
5、“2210201住房公积金”项支出71.96万元。占支出的4.56%。
(二)项目支出442.03万元,主要用于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而发生的各项开支。 其中:
1、“2012999其他群众团体事务支出”项支出1万元。用于中共红河州委党校2019年妇联业务专项经费支出,占支出的0.23%。
2、“2050802干部教育”项支出430.78万元。主要用于红河州干部专业化能力提升训练班培训经费支出129.84万元,干部教育培训支出120万元,科研咨询项目经费支出55.02万元(包含2018年度结转8.50万元)、安装学员楼电梯支出37.50万元(结转支出)、多媒体教室加层支出55.58万元(结转支出)及其他正常工作运转支出,占支出的97.47%。
3、“2080502事业单位离退休”项支出0.17万元。主要用于干部职工及退休人员住院护理费支出,占支出的0.01%。
4、“2080801死亡抚恤”项支出10.08万元。主要用于退休人员2人死亡抚恤支出,占支出的2.29%。
五、资金运行管理情况
在资金管理方面,我单位制定了《中共红河州委党校财务管理制度》、《中共红河州委党校财务审批制度》、《中共红河州委党校、红河州行政学院、红河州社会主义学院科研工作管理办法》、《中共红河州委党校干部职工出差管理办法》等制度,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财务、资产管理和内部审核制度,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规定,依法设置会计账簿、进行会计核算。着力抓好部门预算、资金使用、政府采购和资产管理,为学校正常运转和长远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六、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1、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州委党校现有的办学设施不能满足新形势下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师资队伍能力整体不突出,依然存在骨干教师偏少,缺少教学“名师”、科研“名士”和资政“名家”等问题,使得学科建设困难、精品课少、高质量科研成果少,故需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
2、后勤服务中心大部分设备设施陈旧破损,部分设施功能已经无法正常使用,对来参加培训轮训学员的住宿条件正在逐年下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干部教育培训效果提升。
七、下一步工作措施
1、完善办学基础设施,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争取开展学员楼改造提升、学员教室改扩建、报告厅改造、智慧校园等项目建设,不断夯实办学基础设施。
2、加强行政后勤保障。坚持从严治校的方针,严格校风、校规、校纪,抓好行政后勤管理工作,努力实现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校园综合治理,建立健全应急值守制度,进一步完善应急管理方案,有效处置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抓好安全保卫、消防应急、环境卫生、校园绿化美化净化工作落实,确保安全无事故。
3、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建设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勇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干部队伍,建立健全人才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实施“名师”工程,以久久为功、驰而不息的精神状态持续加强培训培养,不断改进培养方式,培养“名师”“名教”“名家”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充分发挥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采取个人主动提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的方式,丰富培养渠道、实践平台,提高教学科研能力。严格政治要求,加强干部职工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职业道德和党性修养。
4、加强各项工作制度建设,推进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开展,使各项工作体现党的意志,符合党的十九大精神。建立系统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体系,使各项工作的每个环节,都能按照既定的程序,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得到监控,环环相扣的过程控制以及质量评价、自我纠正、持续改进的工作机制,能够使决策科学、管理有效、执行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