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绩效管理
- 索引号: 20240913-202727-106
- 发布机构: 红河州科技局
- 文号:
- 发布日期: 2020-11-27
- 时效性: 有效
红河州科技局2020年项目支出绩效自评报告
根据《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云发〔2019〕11号)文件要求,为进一步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管理,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实现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着力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为做好绩效评价工作,我局组织开展了2020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自评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概述
1.基本职能
(1)拟定全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规划政策以及科技发展、引进国内外智力规划和政策并组织实施。
(2)统筹推进全州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体制改革,会同有关部门健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优化科研体系建设,指导科研机构改革发展,推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承担推进科技军民融合发展相关工作,推进州重大科技决策咨询制度建设。
(3)牵头建立统一的全州科技管理平台和科研项目资金协调、评估、监管机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政策措施建议,推动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建设,协调管理州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并监督实施。
(4)拟定全州基础研究规划、政策和标准并组织实施,组织协调州重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拟定全州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建设规划并监督实施,参与编制全州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并监督实施,牵头组织州重点实验室建设,推动科研条件保障建设和科技资源开放共享。
(5)编制全州重大科技项目规划并监督实施,统筹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研发和创新,牵头组织重大技术攻关和成果应用示范。参与实施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
(6)组织拟定全州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科技促进农业农村和社会发展的规划、政策和措施。组织开展重点领域技术发展需求分析,提出重大任务并监督实施。
(7)牵头全州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拟定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促进产学研结合的有关政策措施并监督实施。指导科技服务业、技术市场和科技中介组织发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和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2.人员及机构设置情况
红河州科学技术局2020年末实有人员151人。其中,在职在编实有行政人员21人(含行政工勤人员3人),事业人员130人。纳入红河州科学技术局预算管理的单位共5个,分别是红河州科学技术局(机关)、红河州农业机械研究所、红河州科学技术院、红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红河州林业科学研究所。
(二)部门项目收支情况
红河州科技局2020年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项目预算50万元。州本级预算安排项目分别是:红河州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经费20万元;红河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专项经费30万元,全部2项项目资金已完成拨付工作。
二、绩效自评工作情况
(一)评价目的。对财政资金支出的实施效果和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价,引导各单位树立和强化“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绩效理念,强化支出责任,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同时及时总结经验,分析存在问题,采取措施改进和加强资金管理。
(二)评价方式。由被评价单位根据绩效评价体系提供部门自评情况以及相关佐证材料,评价单位通过查阅资料、现场抽查核实、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核实及评价。
(三)评价对象。共确定2个项目,做到绩效评价全覆盖。
三、年度绩效指标完成情况
(一)扎实做好云南红河(弥勒)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创建工作,力争年内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户、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20户、院士专家工作站3个。4月22日,州政府成立了红河(弥勒)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建设推进工作领导小组;5月19日,成立了由相关部门及弥勒市组成的工作专班,深入推进升建工作。加快升建规划方案等制作。5月底,规划制作公司到弥勒市调研,抓紧制作升建方案,现已完成初稿,正在征求各有关单位意见,待州政府审定。抓紧到已升建成功的晋中等地学习。10月20日,由省科技厅领导率领红河州相关单位及弥勒市领导到晋中等地学习升建经验。继续加大与浙江大学、上海市科委的对接联系,导入优势资源以弥补短板和不足。组织各类申报培训班,加强对县市科技部门及有关企业的业务指导,提高获批认定比例。加强政策宣传,加深对企业申报成功后政策优惠的解读。
(二)大抓生物医药产业。抓基地建设,稳定发展中药材种植。2020年全州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27.6万亩,占全省八分之一的种植面积,已成为种植面积稳定的中药材种植大州。红河州结合边疆民族地区扶贫专项,部分县市如红河县出台“脱贫攻坚产业扶持办法”,对种植生物医药基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扶持,并大力发展林下种植模式,巩固和优化中药材种植品种和面积。其中,草果种植面积38.9万亩,增加7.9万亩;三七种植面积12.8万亩,减少5.7万亩;南板蓝根种植面积8.86万亩,减少了2.92万亩;砂仁种植面积15.65万亩,增加了7.9万亩;其他品种如生姜、八角、葛根、白及、重楼、黄精、灯盏花种植面积保持稳定,中药材种植分布匀显现向种植适宜区集中的趋势。
抓产业和招商,加快产业发展。受疫情影响,2020年1—3季度全州生物医药制造业收入15.94亿元,负增长9.1%。面对全州规上医药制造业增加值下行压力,我州切实加强统筹规划、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环境优化、产业标准建设、产业化示范和行业监管,今年以来完成重点生物医药产业3000万元以上新签约项目3个,协议总投资12998万元。抓质量标准,打造特色产品。严格按《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进行生产,确保药品质量安全;同时,开发了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和红河州特色的产品,积极推进龙血竭、熊胆粉、灯盏花素、砂仁等特色原料药产品的发展,完善专利保护,品牌包装,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评价情况分析及评价结论
绩效评价结论采取计分和评级相结合的形式,满分值为100分。根据汇总得分确定评价考核等次,即95分(含95分)以上为“优”,95分—85分(含85分)以上为“良”,85分—60分(含60分)以上为“中”,60分以下为“差”
评为“优”等级的项目有1个,占评价总项目50%;评为“良”等级的项目有1个,占评价总项目50%。
五、绩效自评存在的问题
(一)绩效意识普遍不足。自评单位的绩效意识不强,认识和重视程度都不够,对绩效管理工作缺乏系统认识,不利于切实提高绩效管理水平。主要表现为:负责此项工作的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业务水平不高;部门内部没有明确职责分工,项目相关科室参与指标设立、绩效监控与评价较少,自评报告质量不高。
(二)绩效自评目标不够规范。项目绩效目标指标设定的合理性不够。财政支出项目具有多样性、专业性,目前项目支出绩效目标指标又没有现成的指标可参考,各单位在绩效目标指标设定上普遍存在着与项目总体目标的关联度不够,对项目预期产出和效果描述不够充分。
(三)项目资金的管理不够完善。预算执行率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专项预算执行进度偏慢,资金管理欠规范,配套资金不及时,项目监管不到位,实施效果不理想。项目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优化项目日常管理、注重项目后期维护。
六、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增强绩效管理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以高度的责任感,进一步健全完善内部工作机制,统筹安排,细化分工,明确职责,把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作为部门推进财政资金管理的重要抓手,抓好抓早抓细。
(二)加快项目执行进度。要落实责任,做好项目前期基础工作,督促项目实施进度,确保项目实际支出进度,形成有效支出,提高项目资金执行率。要解决好财政支出进度快而实际支出进度慢的问题,做到资金和项目进度相匹配。
(三)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牢固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理念,科学制定绩效目标,改进绩效评价方式方法,强化绩效目标的实质性审核和前置评价,切实提升绩效目标编制质量,努力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实施效果。
(四)总结经验,提高整改。参照评价体系、综合评价得分、分项得分等情况,认真分析研究,得分较高的指标应总结经验,继续保持并进一步提高;得分较低的指标,尤其是针对本单位项目支出管理的薄弱环节,查找原因,及时改进和调整,不断加强监督和管理,迅速提高财政支出管理绩效水平。
附件:2020年红河州科技局项目绩效自评评分表
红河州科技局
2020年11月25日